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自然而生之在路上,面对自己(九)

2022-4-26 13:27

自然而生之在路上,面对自己,第九节。

浏览文章时间满 30 秒,可领取 2 粒 种子
自然而生之在路上,面对自己,第九节。
特注:如下文案共分十节,请按顺序依次去阅读,以保内容连续。
第九节
你刚才说渐进法里有人的私心,这个怎么理解呢?
究竟法是每个人骨子里的认知,是生来就知道的方法,所以所有的人都愿意直奔最终的结果的去处理事情。而渐进法是后来有些人故意输入人们头脑中的,至于是什么人,你就别问那样多了。
好吧,不问那个。我就问为什么要输入这样的渐进法?
因为好控制,而且在这其中还可以形成巨大的利益链。渐进法的每一步,都是有极大的收益的。环节设置的越多,参与收益的机会与效果也就越大。我只是补充一句,这个益的接受者,并不是在这些渐进法的链条中勤勤恳恳工作的人,而是输入这些渐进法的人。
听着有些吓人,但我有些不理解。
这个没有希望你理解,你只是慢慢往究竟法里迈进去就可以了。
说得有些太远了,这个我得好好理解理解。那我还是回到我的事情上来说,站在究竟法的角度上,真的可以让我自己的问题不再出现?
就看你是不是能够意识到,并且愿意真的解决了。
还有不愿意解决问题的?
有啊。有些人还会害怕问题被解决了。
这有什么怕的,问题解决了,不是轻松了吗?为什么会害怕解决呢?
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渐进法,也喜欢渐进法的那些折磨与消耗,以至于人们也开始自己设置很多环节来制造渐进法的东西。你知道“人闲生是非”这句话吧。
知道,就是一个人不能闲着,如果闲着指不定要干出什么意外的事情来。
是的,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们再回述一个刚才的事情,和咱俩一直探讨是不是解决问题这个事情有关的。就是你一开始到我这里是要解决你的问题,但如果我不提醒你问题有没有解决的时候,你会慢慢的忘了你找我来是干什么来了,这个你有没有感觉。
呀,是啊。如果你不提,我后来就是感觉到自己比较舒服,然后会把找你来干什么这件事情就忽略了。还是你们做咨询的人厉害,沟通过程中始终目标清晰,内容集中,主题聚焦。想一想,我中间跑了好几次题,也都是被你拉回来了。不过我想我跑偏也得怪你,因为你所说的很多内容太出乎我原来的预料,使我总想把思路拉得更开一些。
好吧,这是我的不对,不该把你的思路拉的那样开。不过,如果我们不拉开思路,沟通的内容全部是你预想好的,甚至还不如你预想的,这个沟通还有必要进行吗?你习惯于带着预想的框架处理事情,这个刚才反复探讨过,但“你来了,还带着一套你期望的应对状态来了”的模式化困局还在,所以如果就此停下来,那么这些问题显然在将来还是会出来的。
(他使劲挠着头)这个只是说说了,思路拉开,感觉还是挺爽的。
好了,仍然集中话题来说,在对话过程中,你跑题了,在我拉你的时候你会继续回到问题的解决上,不然可能因为自己舒服就忘了要解决的事情。如果这样的情况不是在像咱俩这样的沟通当中,而是日常聊天的话,这种现象多出现几次,就肯定谈不到解决问题了。
是的。
好,这个现象首先得说明不是你一个人的现象,而是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也就是,在渐进法当中,人们一开始也许是有明确的目标在做事,但经历一段时间,或者经历一个阶段,或者经历一两件事情之后,人们会忘掉自己原来要做的事情,但是自己会认为自己还在做这件事情。但他所做的事情,其实已经和原来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关系了。
有些像绕口令一样,不过我听明白了,因为你刚才提到了治病的这个例子。我能够理解的,刚才我们聊天的这个过程,确实是我一直在跑题,后来甚至把我来找你要解决什么都有些忘了。但没有你说的那样严重吧,说甚至和原来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关系了,这个有些说得过于夸张了吧,就像那个治病一样,好歹治病是在进行的呀。
夸张不夸张的,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吧。你随便回忆或者联想一下,一个孩子刚进小学的时候,他们的家长对他上学的期望是什么样的?
嗯,一般是期望孩子好好学习,多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一般也会希望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是的。这是一个孩子刚刚入学时候的家长的期望。那么孩子自己会如何呢?
还真没有想过。不过从我记事起,对于自己将来如何好像还是挺具体的,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飞行员。
挺好。无论是家长的很远大的期望,还是一个孩子自己非常具体的期望。你有没有感觉到,其实随着读书时间越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半径、孩子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半径,其实一直在萎缩。很难看到一个人随着自己人生成长的越来越成熟,而扩展自己的理想半径。
是的。从家长的角度,高中以前一切全部转向了分数第一,成绩为王。离开高中后的所有学习环境里,就是有一份工作就可以的状态。而从个人的角度,说起来这个飞行员的目标,反而成了一个笑谈。最后连一个起码的目标都淹没掉了,过得越来越混混沌沌的。
是啊。你对于小时候的人生目标羞于去提,而家长则完全不再考虑是不是人才的事情。如果没有人去思考这个孩子一开始要干什么,我们想让干什么,就这样过下去,也就过下去了。但是如果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后来所做的事情,只是名义上的上学,而不是事实上的上学了。
是,是,是。如果这样考虑,也确实是这样。我们有的时候的所谓的“从一而终”,恐怕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借口了。我想多说几句,你听一会吧。
好,你说
听到这个内容,我一下子好像解开了好多问题。比方说,我有几个哥们曾经几个人在一起创业的时候,几个人在一起意气分发,斗志十足,甚至还豪气十足的拜把子,要为天下留下一番伟业。但是做着做着,就开始先算计自己的得失利弊,早把几个人一开始创业的那些光荣使命和美丽前景丢光了。后来大家在一起忙着做的事情,在我看来除了算计就没有别的了。唉,想一想,如果他们从头到尾都能够坚守他们一开始的那个创业的使命和愿景,其实非但不会有那样多的矛盾,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也说不定。说起来,好像一下子很简单了。
是这样的。还有呢?
夫妻之间生活在一起,一开始是想幸福的在一起生活的。但是过着过着,就会越来越多斗气的内容,但把要互敬互爱幸福一生的这件事给丢了,到后来还会拉帮结派的要弄死对方,这个跑偏也挺严重的。
对,这样的情况几乎是全覆盖啊。
我一个大学的女同学,他听说他老公出轨了以后,又是查老公电话,又是追问老公是不是有这回事,甚至还追到她老公单位要去抓现行,最后她老公终于出轨了。其实她的想法是想两个人更长久的生活在一起,但是实际做的全是和这件事无关的事,甚至是做的还是破坏这件事的事,但她自己肯定是认为她做的是在争取两个人更好的生活在一起的这件事了。我也有些绕口令的感觉了。
嗯,这个有些特殊,在处理情感上,确实容易把破坏和建设混为一谈,自己干着破坏的事情,但却仍然告诉别人我是在建设,这个可以归到这一个内容上。这里面还有更深的一些行为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千年积习传承,使人们更习惯于对抗,习惯于否定,习惯于破坏,却越来越难意识到建设。虽然打的旗号是要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在行为当中更多的却是破坏美好生活的行为居多。人们非常容易就会陷在这个习性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难度就是非常大的。这个也是到了需要突破的时候了,人们只是需要好好想想,把自己那些破坏的习惯慢慢的转向建设的状态,而这个过程中是每个人自己建设,不是要求别人建设。是建设每个人自己,而不是去建设别人。说的有些多了。继续讲讲,尤其是你自己亲历的。
是,还是说自己吧。我找到第一份工作以后,本来想得是自己多工作、多锻炼、多学习、多成长,然后得到领导和大家的认可后,可以有更多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我现在自己也明白了,因为后来的事实却没有这样,我把自己原来的想法都丢了,我对于别人给予我的评价、指导过于敏感的去看了,我自己滑进了自己的模式里。如果我的注意力能够一直放在我一开始进入企业时候的定位上,那么我想,我会更善意的理解别人给我的各种提示,而不会理解成为一种指责。想一想,其实这个道理挺简单的,我和人家无怨无仇的,人家凭什么费那么大的劲要弄死我。可是我自己跑偏了以后,就感觉好像其他人都是要集中起来要收拾我一样。其实我哪有那样重要啊。
这是你明白了以后的话,如果不是进入今天的这样的状态,这个感觉是出不来的。
那现在的这个状态,是不是意味着事情解决了呢?
这就要看你,你觉得你那些连贯的牢骚话会不会在未来继续去说呢?
嘿嘿,一方面是自己得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一开始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是明确的知道我做的这件事情的方向,我想这些牢骚话是不会再出来的。
所以我提醒你一句话,希望你能够记住:随时都需要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所有的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你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了。
我先记下来吧。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