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82.觉察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2019-4-23 13:28

减少一些事后假明白,多一些当下的真清明,关注觉察自己的“心猿意马”,正心、正念、正觉、正行,走在自我内在成长的路上。

AI小编归纳总结

《心猿驯服记》 成长不是攻城略地的扩张,而是向内收网的修行。少年时总幻想以"修身齐家"为台阶逐级征服世界,中年方悟:真正的疆域在方寸之间。 那些辅导作业时爆发的怒吼、职场中失控的瞬间,都是心猿挣脱缰绳的蹄印。觉醒始于觉察——当我们能在情绪风暴中心如明镜,在惯性的洪流里立定脚跟,便是修得"人间清醒"的真功夫。 成长的外显,不在驾驭多少外物,而在与万物共舞时,既保有温柔的棱角,又修炼出通透的圆融。每一次与自己的暴脾气和解,都比征服星辰大海更接近生命的源代码。所谓正念,不过是把"知道"熬成"做到"的文火慢炖。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观澜海,品源创,优工作,享生活。欢迎进入澜海源创职业意识职业素养成长空间。

关注觉察自己的“心猿意马”,正心、正念、正觉、正行,走在自我内在成长的路上


觉察你在做什么

文字 | 金叶子 录音 | 金叶子


什么是成长与进步


人人都期望着进步与成长,也期望着自己的生活能够顺心顺意,更期望着一生的平安、幸福、快乐、健康。


而安静下来的时候...

也会问自己...

什么是成长与进步呢?


学生时代起,听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心潮澎湃,对它的理解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标志就是自己管控的范畴越来越大!从管理好自己,到管理好家庭,然后是管理好组织、乃至国家,最后可以管理天下,何其壮哉!于是依照这样的理解,付出自己的努力实践,一步一步扩大自己可以掌控的地盘和边界。

然而伴随着社会职场多年的打拼,也历经了与家人、同事、领导、客户、朋友多年的互动,发现这一辈子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搞定别人,改变世界,而是借由外在的世界理顺自己,让自己可以立于家、立于企、立于国、立于天地之间。在与自己、与家人、与企业、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在经历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中,调整自己更能理解认识事物的本质与关联、辨明公理识得大义,神识更为清明,从觉到行、从行到持续稳定的实践过程方为成长。

如果一定要描述这个成长带来的外显成果,便是自己越来越清醒,令自己和顺于外在的人事物又不受制于外在的人事物而获得内在的正定、自由、幸福、快乐、安康,而与我们接触的人事物也在互动过程中得到滋养


成长中的插曲


道理通常都是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回到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儿中,还能跟自己的这些知道清醒的相濡以沫,持续而为,便为实践。


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我们都想和颜悦色的和谐相处,每当在公共场合看到有些父母对孩子失态的发脾气,言辞厉色的时候总想向前劝一劝或者看着太过火赶快匆匆避开,看到家人辅导孩子功课时急躁的情绪就想打断,觉得那样不合适,而当自己遇到某些人某件事情的时候,当我们自己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也会出现越来越急难以自制。


生活中的小故事——《丢卡》


寒假里的一天,已经上四年级的女儿跟同学约好了一起去看电影,她欣喜的带上刚刚办好的学生公交卡,在她看来终于可以刷自己的卡花钱买票了,很兴奋于这个体验。而我内心却担心她平时都看不好自己的东西,刚刚充值的公交卡会不会被弄丢。于是一边叮嘱她要收好公交卡,一边找来带子拴好挂在她脖子上,觉得这样应该是差不多了。经过一天的"哈皮",跟同学们一起吃饭、骑车、看电影、疯跑,等到准备回家的时候,终于如期而至的是,公交卡找!不!到!了!

我心里的火儿莫名的腾起,开始搬出早已熟练的一套套道理和说辞,比如怎么提醒了还.....,平时总说要管理好自己那么.....,都四年级了.....,孩子默默的不做声,把书包、衣服又是仔细的翻找了一遍,提出要回电影院和食堂去看看,说到食堂她愣了一下,然后来翻我的书包,结果还真找到了公交卡,开心地跟我说:想起来了,我是想到要跟同学玩儿,放在我身上不安全,吃饭的时候放在你包里了!

此时,我也觉到了自己刚才的失控,放松了一下,笑着说:好,算你有进步。女儿说:那你刚才那么生气,说了一堆不好听的话,现在应该安慰一下了吧!我立刻接话:那你这么一折腾,害得我那么生气,身体已经造成了损伤,又怎么算呀?

孩子做出卖萌的表情,伸出双臂撒娇说:抱抱。在拥抱的那一刻,我诧异地感觉到所有的紧张感像融化掉一样,身体从僵硬的状态柔软下来,内心生起一股暖意,忍不住低头亲了亲女儿的额头。

回家的路上,一直回想着自己那么迅速说出的那句话:让你这么一折腾,害得我那么生气,怎么算?不禁摇摇头笑了。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又给孩子留下了什么?


真的是自己想的在教育孩子吗?而回放一遍不难发现,整个过程都是围绕并在处理自己的紧张,从起初的那个念头开始,自己对女儿做了一个预判,而这个预判来自于自己担心与期待,于是后来的发生都在围绕这个预判而忙活,不好的预设发生了就莫名的烦躁生气,好的期待出现了就心情好起来。而整个过程中,教育孩子自主管理的主线早已模糊不清,甚至已经不是主线,而被搁置一旁了。在女儿的印象中变成了一堆不好听的话,而最要命是最后那一笔算账和计较。但整个过程女儿带着天然的状态一方面在处理着事情(从女儿所处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讲道理的时机还是内容却都是干扰了),一方面还在本能地调试着她自己,在受到我紧张情绪的浸染后,如何让我们彼此都回归到放松平静的状态里,不但有效还让我受益匪浅,体会到了放松,从而察觉到了自己的紧张的状态,看清了源起源落,不至仍然自谜,所以,我反而是被女儿的无心之为教育了。



觉察念头,反思成长


基于这个小故事进一步思考发现,无论是在企业中工作,还是在家庭中生活,无论是同事相处、管理团队,还是夫妻相处、教育孩子,无论是给客户提供服务,还是与朋友交往都有相通之处。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做该做的事儿,甚至有时还有大义凌然之感,在发表言论或是做出决策的时候,是否对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有着清醒地把握?当我们陷入逆境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也许跟别人没有关系,只是自己在跟自己玩儿意识游戏,自己先是挖了一个坑,做出一个预设,然后围绕这个预设忙活一番,直到把自己深陷其中或是紧张、或是愤怒、或是委屈、或是痛恨,然后有充分的理由对外界进行责备、抱怨、挑剔、评价、建议,却从不怀疑自己的预设是否有问题,是否是健康的。然后还会反过来把这笔帐算到外界的头上,就像上面这个故事中的妈妈所发生的一样。如果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一切的源起只在自己之时,才会真正把握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开始,否则只能延续惯性,将自己陷入到不可自控的境地之中。


时时觉察自己的念头,觉察我们习惯性的对外界做出的判断是否健康、是否有建设性,至少发生之时可以默默提醒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是在滋养,还是在消耗?进而才有机会真正的善待自己,拥抱自己,放松放松。减少一些事后假明白,多一些当下的真清明,关注觉察自己的“心猿意马”,正心、正念、正觉、正行,走在自我内在成长的路上。



往期精彩回顾

81.新年伊始,让我们的假期在静心中度过

76.“差不多”就是“差不多” “差太多”就是要“差太多”

72.不以自信欺了心

69.再谈本分

61.2018年开始的成长定位:知道那个1%

55.职业素养的传达--稳定的做到就是最好的教育

46.学习成长九弊(总篇)

复杂是我们学习的过程,而简单则是成熟的必然

莫习惯于把“原则”变成挡箭牌

心劲往哪里使才是合适的?

一封十年后写给老师的信

开启呼吸静心之旅

AI小编归纳总结

《心猿驯服记》 成长不是攻城略地的扩张,而是向内收网的修行。少年时总幻想以"修身齐家"为台阶逐级征服世界,中年方悟:真正的疆域在方寸之间。 那些辅导作业时爆发的怒吼、职场中失控的瞬间,都是心猿挣脱缰绳的蹄印。觉醒始于觉察——当我们能在情绪风暴中心如明镜,在惯性的洪流里立定脚跟,便是修得"人间清醒"的真功夫。 成长的外显,不在驾驭多少外物,而在与万物共舞时,既保有温柔的棱角,又修炼出通透的圆融。每一次与自己的暴脾气和解,都比征服星辰大海更接近生命的源代码。所谓正念,不过是把"知道"熬成"做到"的文火慢炖。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