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91.警惕我们藏于内心的控制

2019-4-23 13:49

能放下控制,尊重规律,温柔相待。因为规律是自然、宇宙给予我们的爱,爱的天地间。

AI小编归纳总结

## 控制的悖论:当爱变成一场权力的游戏 现代教育剧场里,父母们正上演着荒诞的黑色喜剧。他们用指纹锁住手机,却锁不住孩子的好奇;设下数字迷宫般的密码,却困不住稚嫩的智慧。这场关于"为你好"的权力游戏,表面是爱的奉献,实则是控制的狂欢。 控制欲是人类最精妙的自我欺骗。我们以为紧握的拳头能抓住流沙,殊不知真正的力量来自摊开的掌心。温室大棚的启示恰如其分:不是对抗自然,而是理解规律。教育何尝不是如此?真正的引导不在于设置多少禁令,而在于营造适合成长的生态。 四个觉醒步骤在控制欲升腾时浮现:暂停呼吸的间隙,看见事物本质的澄明,重建关系的勇气,以及持续内修的决心。这不是线性进阶,而是螺旋上升的觉知舞蹈。当我们停止扮演人生导演,才能成为真正的生命见证者。 放下控制不是放弃责任,而是以更智慧的方式去爱——像阳光爱抚幼苗,不为占有,只为滋养。在这觉醒时刻,教育终于回归本质:不是塑造,而是陪伴;不是控制,而是释放。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观澜海,品源创,优工作,享生活。欢迎进入澜海源创职业意识职业素养成长空间。

心所欲,物所控。唯调此心,让爱充盈。


警惕我们藏于内心的控制

文字 | 金叶子 录音 | 金叶子



周末,孩子们在各种兴趣班的教室里,教室外的家长们则开始了各种育儿经验的交流。


A:现在,小孩真厉害,什么都是一学就会,这么小就是看我玩了几次手机就都会了。

B:是的,不学都会。不过玩手机可以,但要控制,不然以后不得了。

C:对眼睛不好。半个小时以内可以。

A:我们也知道半个小时,可是控制不住。

B:这不简单,设密码呀。

A:我们设了,最开始就是1—6,后来被他看到了,我们还改难了,可是,不可能那么注意,搞了两次他还是就记住了。

C:你用指纹呀,我们家就是我的指纹解锁。

B:是的,方法总比问题多,这个不能松口的。

A:我知道,所以有时急脾气上来了,真恨不得打他一顿,可是,也不能真打呀,太轻了没用,太重了也不可能。有办法吗?没办法。


相信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们总想事事说了算,我们总想把一切拽在手心里,可是,好像越控制越失控。


以教育子女一面来看,从小时的电视到长大了的手机,从密码指纹设置到强行关闭电脑,从缩减生活费到行走学校的诞生,从青春期的交往到结婚后的指导,我们回顾自己的经历可以发现控制从未停止,而一旦控制心起,回应我们的一定是对抗。


哪怕是温柔的控制也是一样


也许说到这,会有很多人在心底反驳,这不是控制,这是爱。是吗?这真的是爱吗?!


当我们爱一个人时,最起码我们自己是感觉温暖、幸福的,身体也会是舒展、松弛的,而当我们对他人说“不行,你必须要这样做”时,我们的身体是放松的吗?!我们说这话时感受到幸福了吗?!所以,控制不是爱。


也许又有人会说,那我也是真的希望他好,为他好才说的。真是这样吗?让我们静下心来看看,看看我们在说这些话时心里到底在说什么?当我们说“不要再玩手机了”多半下一句会接“你要是再玩,我就怎样怎样。”落脚还是在“我”,我能否搞定你,能否让事情按我的想法发展。但往往是我们越想控制时,却是我们越没有办法控制时。


就像抓一把沙子,越用劲从手指间流逝的越多。也像两个人吵架,越是气势嚣张的往往越是心虚理亏,倒是平静应对者对局面有着相对清晰的认识。当然,不是因为他平静才有清晰认识,而是清晰认识了才平静。


所以,当我们控制欲起,意在控制他人、外界时,其实是我们已经无法平静处理外部信息,手足无措之际,本能靠强压在控制事态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说是本能,是因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因着对未来的无知无明、内心恐惧而一直努力希望拥有主动权。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到现代社会的移民太空,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如今的四季大棚,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我的青春我做主”,人类一直在积极寻找,努力追求,要的就是那份主动权。


但是,大众对这些现象的解读却有偏差。所有的这些,绝不是在结果呈现时强控制,也不是改变自然规律的颠覆,而是深度的遵循、全面的配合。比如温室大棚,就是在局部整体创造了植物生长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种子、土壤、水分等无不到位。


所以,主动不是控制,准确地说我们根本控制不了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主动发现规律并遵循了规律,这才是我们获得幸福、自在的有效方法。



那么,转回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尊重事情的发展规律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但控制心又时常困扰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1

第一,依然是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起了控制心。其实文章前面已经提到过,当我们眉头紧锁、心口提气、语气加重时,我们都有必要让自己停一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2

第二,我们需要真正的看到。佛家讲“看见是一种慈悲”,就是说我们往往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还全然无知以为自己将世界尽收眼底。所以,真正的看到是去掉“自我”,将个人的情感因素,脑海中所有“我的”去掉,只关注事情,看到组成事情的最基本单元。就像文章开始的案例,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最基本的单元是孩子、手机、家长。那么,我们需要看到在那个时刻,手机吸引孩子的到底是什么?是新鲜的知识?是挑战游戏的成就感?还是时间上的陪伴?又或是其他。最基本的单元还包括孩子对家长而言应该是什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除开家长、孩子年龄间的差异,作为独立的两个人,彼此给予的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单元,只是看到这些,需要在当下,更需要在平时。


3

第三、我们需要更细的观察、体会。中国有个成语叫“见微知著”,是指微小的苗头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我们是否能从最细微处有所发现,我们是否从最开始的源头明白事情未来的变化。这个“微小”,包括眼前的这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也包括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吸收、成长?这个“微小”还包括当初家长给孩子手机时的最真实想法,是认知世界的窗口还是让家长清静一下的偏方?有了微小的观察、吸收、沉淀,才能收获显著的呈现。而事情的发展变化往往就是在这细微的差异间。


4

第四、我们需要长期建设内在。因为,走了一圈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控制不了任何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唯有向内,建设自己的内在世界,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认识才能更好融入外在,顺应发展。所以,我们唯有静心与呼吸。只有长期的静心、呼吸,我们才能在起控制心的那一刻,打住叫停。只有长期的静心、呼吸,我们才能在内心安静、干净时,感知心外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总在自己的世界里翻腾。


其实,这四步并不是递进分化一步一步来的,如此表达只是为了清晰呈现。现实中,这些都是同时发生又全面建设的。甚至发生在时时事事,它既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在一件事的持续探索中。因为人的成长是立体的!人的成长是持续的! 不过在每个我们摆脱自己控制心的时候,总会用到这四步中一个或多个,作为成长的助力,希望能为朋友们提供一些可能的参考。


最后,愿我们能放下控制,尊重规律,温柔相待。因为规律是自然、宇宙给予我们的爱,爱的天地间。


视频分享

《今生第一次》 | 当爱不再强调自己,而是心里满满的对方时,这份爱更能散发她迷人的味道。



往期精彩回顾

89.毁于“不当”的倾诉

81.新年伊始,让我们的假期在静心中度过

76.“差不多”就是“差不多” “差太多”就是要“差太多”

72.不以自信欺了心

69.再谈本分

61.2018年开始的成长定位:知道那个1%

55.职业素养的传达--稳定的做到就是最好的教育

46.学习成长九弊(总篇)

莫习惯于把“原则”变成挡箭牌

心劲往哪里使才是合适的?

一封十年后写给老师的信

开启呼吸静心之旅

AI小编归纳总结

## 控制的悖论:当爱变成一场权力的游戏 现代教育剧场里,父母们正上演着荒诞的黑色喜剧。他们用指纹锁住手机,却锁不住孩子的好奇;设下数字迷宫般的密码,却困不住稚嫩的智慧。这场关于"为你好"的权力游戏,表面是爱的奉献,实则是控制的狂欢。 控制欲是人类最精妙的自我欺骗。我们以为紧握的拳头能抓住流沙,殊不知真正的力量来自摊开的掌心。温室大棚的启示恰如其分:不是对抗自然,而是理解规律。教育何尝不是如此?真正的引导不在于设置多少禁令,而在于营造适合成长的生态。 四个觉醒步骤在控制欲升腾时浮现:暂停呼吸的间隙,看见事物本质的澄明,重建关系的勇气,以及持续内修的决心。这不是线性进阶,而是螺旋上升的觉知舞蹈。当我们停止扮演人生导演,才能成为真正的生命见证者。 放下控制不是放弃责任,而是以更智慧的方式去爱——像阳光爱抚幼苗,不为占有,只为滋养。在这觉醒时刻,教育终于回归本质:不是塑造,而是陪伴;不是控制,而是释放。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 北京市
  • 丰台区
  • 咨询顾问
这是个人介绍,但作者什么也没留下...
粉丝0 阅读868 回复0
上一篇:
90.善言恶言皆助行——语言触发的内心世界发布时间:2019-04-23
下一篇:
92.善待自己之走出那个模式发布时间:2019-04-23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