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海,品源创,优工作,享生活,欢迎大家进入澜海源创职业素养职业成长空间

面对尖刺,还是感受柔软,不在她,而在你……
如何与最烦的那个人沟通
文字 | 金叶子 录音 | 金叶子

“端着一盆满满的水,洒出来很正常”。面对最烦的人,自己端着某些执着,努力的控制与反控制。但,这个过程会很疲惫,一辈子把生命都搭在这样的角力上,太可惜了。
想让心神摆脱情绪的控制,能像水面一样平静,能够看见真实、身心合一、踏实前行、随遇而安,这一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纳兰性德的名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抒发的是男女间的情爱变迁。诗中描述了相爱之人最初的甜蜜与最后的离弃。两厢反差下,让很多读者的心在其中曲折纠缠。之所以我们会记住它,皆因为“现实”如此。
虽然,“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巨匠们也因此挣足了眼泪,但生活在真实中的我们,却没有谁希望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个悲剧。
为此,即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某些人、事、物的心情并不愉悦,甚至还可能会感觉到厌烦的时候,很多人依旧会循着某些因果,并迫使自己与对方保持着小心的联系和不怎么情愿的互动。
而一旦这种强行推进的彼此纠缠无法再继续下去了,纳兰笔下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悲痛就会再次溢满心间。
经历的多了,有的人会选择不再触碰可能会产生这样局面的事件,有的人会选择视而不见,还有人则会学着“武装”自己,试图通过提高优势感来对抗内心的虚弱。而这些策略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关闭心门。
心门如果开始关闭了,人就会为了免受伤害或者得到利益,而急于对外界进行定义和随之而来的评判,进而为后面的进攻或防守提供心理支持。于是乎,我们的周遭渐渐多了许多“不好”的东西,“讨厌”的人,还有“不该”出现的情况。
东西,要么拿开,要么远离;情况,则全看运气,似乎不是人可以决定的。这两样都好办,一个任性,一个任命。
可唯独人,是我们不好去匆忙定论的。
就像青年男女的相处,昨天还觉得对方憨傻,今天却体验到踏实,说不定后天,又会“发现”另一半的愚蠢。
如此的忽左忽右,亦正亦邪,让很多朋友感到迷惑,接下来的识别与应对更是不明其道,不谙其法。所以,人们开始用对东西的模式,或者对情况的模式来看待他人。
这就自然生出许多对人的偏好和对行为的需求。接下来的操作就是,顺了我们的意,就会开心舒畅,逆了我们的欲,就要打压摒弃之。
而以此为基的沟通,也显现成了进退取舍间的巧言令色,如今在网络上流行的各类所谓套路,甚至是一些工作中的言语话术,皆是如此。
可是,人与人的联系总不会那么简单,套路和话术有时候不仅没有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反而让局面陷入尴尬。于是,在这些不舒服的局面里会出现不少“烦人”的人,让我们每次面对他们的时候都有些想抓头发。
聊到这儿,我们不妨再次回想开始的诗句,如果还是这个人,他(她)不再与我们有某种直接的关系了,而只是一个跟我们擦肩而过的路人,我们还会那么讨厌他(她)吗?相信正常情况下大家都不会那么反应激烈了吧。
所以说,此人就是此人,如是而已,他(她)烦不烦人则全由我们在行事中与之互动的主观体验来显现。还有人可能会因为从众或者恨屋及乌,而选择烦不烦他(她),这就更加臆断了。
这样的任性与任命带来的主观偏性所产生的情绪化状态,会让我们离真实越来越远,想让自己生活不发生悲剧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来越低了。
减少、消除人生的悲剧,把日子过好,或者跟人和谐沟通的法门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而开启它的钥匙就是——冷静下来,看见当下的真实,出路自然就有了。
当面对自己最烦的人的时候,因为标签化地看对方,人们下意识里已经开始调动自己的情绪来让身体产生某个行动的趋势了,只是想着利用体力或智力来控制和说服对方。
端着一盆满满的水,洒出来很正常。
事事物物,总有失控的时候,甚至反被控制。这种彼此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是很疲惫的,一辈子把生命都搭在如此的角力上,太可惜了。
不如,先把“我”的执着放一放。
这个放一放,不是在劝大家放弃对某个目标的合适追求,而是说心里端着那些执着太累了,而且也没有办法拿起其他的东西了。本文所说的执着,尤指对自己目标的快速实现和对推动或阻挡目标实现的人的看法的坚持。
放一放,心神就会摆脱情绪的控制,就像水面一样,平静下来,才会映照出世界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揪住某个片段中某个人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不放。
看见了真实
人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颠倒梦想
身心才会重新合一
身心合一
才会踏实前行
踏实前行
就有了进退有据的稳健
这份稳健能够帮我们进入随遇而安的境界
随遇而安
更产生了如是观照的“能力”
到得此时,最烦的人才能在我们心中方才显现出他们真正的样子,互动交流,开花结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仁者无敌,放下自己的坚持,好好接纳这个世界,我们的生命就会越来越有质量。
祝愿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中,少一些“敌人”,多一些朋友,活出生命的自在洒脱!

105.沟通是什么?
96.走向终极的人际关系
96.走向终极的人际关系
91.警惕我们藏于内心的控制
89.毁于“不当”的倾诉
81.新年伊始,让我们的假期在静心中度过
76.“差不多”就是“差不多” “差太多”就是要“差太多”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