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未来,从走入校园开始。新生融入校园,走向成熟的基础。
有趣的校园打卡
“你看,我这张照片拍的不错吧。”“挺棒的,我也拍一张!” 两位同学在教室所在的教学楼前留影,然后扫描了《新生通关手册》上的二维码,把照片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上。 今年9月份入学,东莞纺织服装学校的19级新生在业余时间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走遍校园,开启了新生通关活动。 一个同学举着手里的《新生通关护照》说:“我用两天就完成10项任务了,是我们宿舍完成最快的,我们的舍友开始和我一起通关了。” 这是学校从2019级推出的“学生启迪教育——新生首课”活动之一。在《新生通关护照》中,有“自己办理入学手续”、“去校园走一走”、“融入新集体”等10个通关活动,包含线上、线下的通关任务共有70个。有的要求独立完成,有的则需要与同伴完成,还有的是需要以班级为单位来完成。通过手册引导,新同学能对学校的环境了如指掌,新人的陌生感会一扫而光。这让新入校的千余名新生能更快地融入新环境,融入职校的学习氛围。
新生活动的设计
除此之外,澜海源创还根据学校老师汇总的资料,根据对新生入学成长变化过程中关键教育点的梳理,在新生入学解读严选了几个入学解读的重点环节,分别就“入学前认识”、“入学后的第一次集会”、“入学后环境适应”、“专业认识”和“入学过程回顾”这个五个话题进行深挖,进而设计了相应的系列活动。 务求帮助入校的新生,能够实现安心快乐地走入校园、融入校园,在校园里身心健康地成长。
这些活动彼此关联相应、循序渐进,系统有机地帮助新生快速适应校园,并形成对未来的学习方向、职业发展的初步认知。同时,建立起新的素质素养认识和习惯。这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认识和习惯平台”。
新生活动的缘起
为什么我们会跟学校做这样一个项目呢? 这就要从我们的几个发现和研究说起了。 缘起一 长期在企业里做咨询培训,发现新员工如果在前3-6个月无法将心安定下来,就会出现后面的高离职率,而员工采用安自己的心的方法就是短期内要做成大成果来,或者想很快提出一些惊人的意见给企业,而这不仅会让员工安心,反而会加速企业对员工的误解,觉得新员工不踏实,做事急功近利。所以成熟的企业在新员工进入组织时,会引导员工将自己的岗位职责、服务产品、客户群体、自己在工作中工具软件、还有企业的各部门有哪些,都是做什么的,有一定的引导,让员工熟悉,甚至让员工在基层多做一些轮岗的工作。为的是让员工全面了解企业与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从而安下心来承担自己的岗位职责与提供价值。我们发现这样的引导是合适与有效的。于是将其模式转化为校园新生应该做的几件事,接触环境、接触班级、接触专业、接触自己办手续流程等。其目的也是让学生知道学校的情况,以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缘起二 一个人到一个新环境会产生不安,如果不知道如何与新环境的人、事、物建立起联系,这个人更不会安定下来,不能安定也就不能很好的学习,而中职与中学的学习方式不太一样,更需要学生了解到新环境新在哪些方面 缘起三 引导学生开始接纳与喜欢这个学校,如果不从各个方面做这些引导,学生只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喜欢接触几个舍友同学,知道一下自己班级教室,剩下的时间就会窝在自己的世界了,更谈不上喜欢接纳这所学校....
正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基于这些思考,我们觉得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至关重要。 为此,澜海源创再次走入校园,通过全面的策划设计,以新生体验成长过程为路径,形成从入学前到初步进入状态的的新生整体引导系列活动(即“新生首课”系列活动),并协助学校培养组建起一支能够有质量运行和优化这个项目的教师团队。
大家的收获
这个项目的实施从7月份开始跟新生和家长的接触,到9月份一个月的密集活动完成。快速提升新生入校的适应性,解决新生不合群、不主动、不接纳环境等问题。在高频多维,快速纵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的活动设计,也使新生教育更加立体全息。 在项目的进行当中,学生们的反馈,让我们感到这个项目的努力很值得。 有的学生告诉我们,刚开始来到学校觉得很紧急,不然知道该怎么办,未来也不清晰。通过这些活动他感觉没那么紧张了,对学校也熟悉了,还交到很多新朋友。还有的学生以前在学校经常跟人发生冲突,通过班级宿舍的活动,感觉其实别人还是友好的,只是大家不太习惯彼此而已。学校的自助游更是让大家玩的不亦乐乎。 而专业部分的打头课,则是让同学们觉得很有收获。以产品或服务的应用场景为线索,探究本专业相关的产业生态以及产业生态下的大岗位链,产业上下游全景图,工作流程、工具、方法等方面体验学习,带领学生从社会职业者的角度理解专业的一门专业前的预备课。它是我们项目的一个亮点! 值得提一下的是,想想看,如此系统的活动集合,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里的领导和老师们组成的项目团队也是功不可没的,没有他们,再理想的设计也不会有好的结果的。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从初期的与老师们统一活动思想,到活动落地的合作设计,再到实施的培训准备协调,每一个环节,都凝结了大家的努力。知易行难,在经过了许许多多的讲解、沟通、思考、配合……之后,我们也见证了老师们在职业化的道路上的成长、成熟。看着项目管理老师的指挥若定,看着专业老师被同学紧紧围住,听着每个班级主题班会里同学们的爽朗笑声……那种能够帮助学生真正指引未来的师者状态,让人印象深刻。这个项目不仅留下了一套有价值的活动,也成就一批有力量教育工作者。
教育在路上
如今,整个项目已经在几所学校里成功完成它一个新学期的使命。而每每跟校方的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时候,还能听到他们时常提起,还有后面他们会怎么改进。 衷心地希望,这个项目能在学校里生根发芽,为更多走进来的学子提供助力。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为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一起奋斗在路上……
“学生启迪教育——新生首课”项目特色 |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