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职业素养体系前置校园教育,让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
浏览文章时间满 30 秒,可领取 2 粒 种子
将职业素养体系前置校园教育,让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
“成长”一词我一直没太仔细研究过它的内涵,以前也会将植物的生长、人身体的生理生长等同于成长。直到十二年前,开始与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联合开发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时,我才有时间静下心来体会“成长”的深意。
先说说何为“职业化” 十二年前,有位老师问我,看你们在学校职业素养的启动会总提到“让学生职业化的成长”,那“职业化”到底是个什么状态,为什么要职业化的成长? 我脱口而出“职业化”的状态就是:
“定向、持续、稳定的输出状态”
不是“看心情好坏的输出”, 也不是“看条件好坏的输出”; 用职业化的状态去成长才是社会、企业,甚至是每个家庭都欢迎,并喜爱的状态…
再说说成长 那我们到底让学生成长什么呢? 是成长某方面的技能、经验、阅历、见识、境地吗?说得清楚吗? 如果说都说不清也就做不明白的…. 十二年来, 我们期望让学生在校园内系统地成长些什么呢? 这一点可以明确的说,我们找到了其根本…. 先理解一下素质、素养的内涵 一个人的素质是一个人的意识质量的表现 一个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的行为质量的表现 而一个人的行为质量的高低是由一个人的意识质量的高低来决定的…
就像如下冰山模型
我们知道,冰山的大小是由海平面下的体积决定的, 而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是由一个人的内在意识质量决定的, 也就是说一个行为经验是大不过他的意识沉淀与积累的, 即素质决定素养… 因此我们说的成长,是一个人的意识质量的成长…
如何成长一个人的意识质量 成长的模式,即为“概念—能力—状态”: ①通过先知道理解的方式,知道职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②通过情景式、任务式的场景式训练,引导学生慢慢的实现做到,培养有素养的行为质量; ③在做到的过程中,促动内在意识质量的提升,而再返回到做到的质量的稳定上。
这是我们开发的所有职业素养课程的教育指向点与落脚点,而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某项技能的掌握。
我们就是希望通过系统的立体化的职业素养培养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即高素质的意识质与高素养的行为质量。
最后回到职业化成长第一课《成长的翅膀》 到底培养了学生什么呢? ① 认识现在的自己 ② 找到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应有状态的自己 ③ 学习高效渡过校园时代的实践内容、渠道、方法等
是不是感觉很抽象? 后续我们将通过一部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 来理解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应有状态、实践自己的过程…..
有对本课题感兴趣的伙伴 可以留下您的信息,预约相关内容
预约网课 想要进一步咨询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