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海,品源创,优工作,享生活,欢迎进入澜海源创职业意识、职业素养成长空间。
警觉内在评价标准
职场一窥:
员工说:“老大,我手上这个项目需要你帮我捋一捋思路,想不通…….”
项目经理说:“你哪里想不通?”
员工说:“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在实现客户的顶层设计的落地项目,我就是看不懂客户的顶层设计的整体思路。你能给我讲讲吗?”
项目经理说:“好的,我看看……客户其实想实现的是……”
项目经理用了30分钟对项目进行分析与解读……
员工听完后说:“哦,是这样啊,和我想得不太一样。老大,这样做项目太复杂了,时间周期也太长了,你看我们能不能简单点做呢?(拿出自己写得方案)比如我们只做这部分,其他的部分不做。可以吗?”
项目经理看之后说:“这个系统很庞大,你好像把关键地方全都绕过去了,有些不妥。再想想吧….”
员工说:“这样啊,老大,你看能不能先将我写得方案给客户看看呢,也许客户也怕麻烦觉得我这个方案会简单一些呢?”
项目经理说:“你好像并不是来找我捋项目思路的,也并不想知道这个项目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的?而是来说服我用你写的方案的.......”
在职场中,大部分时间我们与人商量或请教事情时,其实心里早有了一个预期,那时的沟通貌似在与对方商量或请教,其实是在说服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或当我们与别人合作某事时,内在里早有一套成熟的评判标准。当对方做事的节奏、习惯、方法甚至是熟练度不符合我们的评判标准时,我们就会对对方“着急上火”。
再或者,我们自己在选择做某事或不做某事时,也会有一套评价价值高低或是一种感觉舒服与否的评判标准,比如这件事让我感觉得很容易操做,并能很快看到好的效果,还不用担什么风险时我就做,否则我就不做了…..
无论是与他人沟通合作,还是自己选择做事情,我们都会无意识的用自己内在的评判标准与外界互动,但并不知这套标准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环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限制、覆盖、甚至是一种消耗的影响作用。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因为自小家境一般,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也认定自己需要靠踏实做事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生活上凡是看到穿着、用度都比自己大的人,心里都会升起一丝距离感,认为那些人与自己不是一路人,无形中与此类人躲得远远的。同样在工作中,看到经常在领导身边的人就会认为那是溜须拍马,没有真才实干之人。直到有一次自己在“溜须拍马”者的手下做事,才发现人家对事情的全面考虑、细致程度、反应速度都让自己惊叹。原来多年来把注意力放在了评价、敌对、审视上这些人身上,而没有真正的成长自己。
多年来,我们与外界互动的内在评判标准在无形中困住我们自己很多,就像这位朋友案例中提及,表面上这套内在标准好像是保护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工作,其实上却限制与过滤了我们的成长机会与空间……
而内在评价标准不仅是对己有所困,对身边的人更会是一种覆盖与控制。这样的案例在工作生活中也很常见,今天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在这个多元多变的时代下,警觉自己的内在标准,觉察这套标准的走向到底是在建设还是在消耗。这是我们不再束缚与困住自己,也不再覆盖与控制他人所迈出的第一步。
小提示:
如果想更深入理解自己的内在标准是如何形成的,可以参考阅读“走出惯性的自我催眠”微信文章。被催眠与自我催眠是我们形成内在标准的途径之一。
【投一票】
其他文章
一封十年后写给老师的信
从规则到规律的认识成长(一)——写作文的启示
世间的捷径是一本帐
问题真正被解决(下)
问题真正被解决(上)
命运与运命
“问题被替代”与“真正的问题解决”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