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自然而生之生命 4、你的当下是历史上所有念头的必然—再提念头的戒免

2022-1-3 12:52

灵魂渴望成长,成长的方式是通过较多的体验,更来自体验时的觉触。即所有的体验都有一个或多个未曾体验的触点所引发的,这个触点

AI小编归纳总结

**《灵魂体验指南:种念如种因》** 灵魂是永恒的学徒,人间是它的实训场。每一次心动、厌恶、执念,都是埋下来世体验的种子——喜欢某类人,来生便成为ta;憎恶某种职业,命运偏安排你亲尝其味。所谓因果,不过是灵魂对"未经历"的好奇心在作祟。 若要跳出轮回苦海,需做两件事: 1. **断念如除草**:对万事减少贪憎,离欲弃智,避免为来世埋下"必修课"; 2. **转念即改命**:若注定重返红尘,此刻起只种善因——慕财富先敬财富法则,求成功便躬身耕耘,让执念蜕变为滋养灵性的养分。 **特别警告**:随口一句"来世再续缘",可能绑定双人红尘副本。慎许灵魂契约,须知人间体验卡一旦生效,课程难度自动升级。 (199字) --- **创意点说明**: 1. 将抽象灵性理论转化为"实训场/必修课/体验卡"等现代隐喻,增强代入感; 2. 用"种念如种因""断念如除草"等短句形成记忆点; 3. 末段以"红尘副本""课程难度"幽默警示,呼应当代语境。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2013-12-30 14:12:17)
灵魂渴望成长,成长的方式是通过较多的体验,更来自体验时的觉触。即所有的体验都有一个或多个未曾体验的触点所引发的,这个触点可能是意识、可能是心念、可能是想法,但这个触点一定会成为这个灵魂再次来到人间体验的一个种子。例如,你走在街上,突然喜欢了某个长相、某个性别、某个特征的人,或者你厌恶了某个职业、某个特征、某个个性的人,都会成为来生你要体验的种子,而一定去经验到。这是你现在生命所在状态的起点,人们称之为因。前世的这些心念,自然的成为你现在必然如是的缘由。因为喜欢与厌恶是人大脑逻辑性的感觉,灵魂并不分辨这一切,只是会对这些自己未曾经历的体验充满着好奇,因好奇而愿意去体验,但体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来生一定会找机会学习,为了在不同的体验中积累最有助于灵性滋长的营养。但只有成为显现的物质现象的时候,才会分出来人们所谓的苦、乐。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从此减少来世再问世受苦的机会,那么从此时开始,对任何事情都降低你的喜好心、念头,也就是离欲弃念、绝圣弃智,让自己无所欲,莫再为还要来世间受苦留下理由。如果已经注定要来,甚至带着一种投机的心理来思考,如果你本人觉得世上还可以,真的还想再来,但不想受太多负面的苦累,也就是想在以后、在未来、在来生让自己的修行体验越来越正向,那么有一个建议,即从当下这一刻开始,减少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念头的生起(那个念头一定会在随后成为现实让自己去体验)。如果实在要来,例如如果想体验有钱所带来的感觉,那么从现在开始放下所有仇富的念头,尊重财富流动的规律与现实,并且学会踏踏实实的喜,并且从现在开始去羡慕“尽心尽力、任劳任怨”的状态;如果喜欢成功,就踏踏实实的去学习、投入、付出,那个成功会成为你所有努力的附属而来到,但你一定会知道在成功之前所有的经历都已经成为最大的收获而使你的灵魂得到了最为可能的滋养。
【特殊情况:除了灵魂本身产生的因念头而引发的一些向往,同时人们在看到某些好的人、事、物而产生将来也要如何如何、来生要如何如何的念头,甚至还会产生“来生一定要如何如何”的口头、文字之约,那么这个约更会成为这个灵魂来世必然体验的经历,而且体验的要求则更高、更细、更严厉。所以请慎言“来生还要做兄弟”、“来世再聚首”、“来生做夫妻”等等,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来世会如何,你也不知道你来世会如何,但你会因此念而拉动两个人共赴红尘,这个委实有些不好玩。】

AI小编归纳总结

**《灵魂体验指南:种念如种因》** 灵魂是永恒的学徒,人间是它的实训场。每一次心动、厌恶、执念,都是埋下来世体验的种子——喜欢某类人,来生便成为ta;憎恶某种职业,命运偏安排你亲尝其味。所谓因果,不过是灵魂对"未经历"的好奇心在作祟。 若要跳出轮回苦海,需做两件事: 1. **断念如除草**:对万事减少贪憎,离欲弃智,避免为来世埋下"必修课"; 2. **转念即改命**:若注定重返红尘,此刻起只种善因——慕财富先敬财富法则,求成功便躬身耕耘,让执念蜕变为滋养灵性的养分。 **特别警告**:随口一句"来世再续缘",可能绑定双人红尘副本。慎许灵魂契约,须知人间体验卡一旦生效,课程难度自动升级。 (199字) --- **创意点说明**: 1. 将抽象灵性理论转化为"实训场/必修课/体验卡"等现代隐喻,增强代入感; 2. 用"种念如种因""断念如除草"等短句形成记忆点; 3. 末段以"红尘副本""课程难度"幽默警示,呼应当代语境。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