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02. 怎样才是真正的“学到”

2023-1-9 15:00

专注职业教育,共创教育未来,欢迎进入东莞理工学校职业化成长加油站。 怎样是真正的学到20190319作者:东莞理工学校关于“学到”新学期开始,父母、老师都会对孩子提出殷切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也 ...

AI小编归纳总结

《学到的三重境界》 东莞理工学校以职场寓言破题"学到"真谛:小邓的成长故事揭示企业眼中"会做≠学会"——真正的学习是穿透流程的全息掌握,是稳定输出的职业素养。生活场景更妙:拿驾照的张华与炒鸡蛋的琪琪,像两面镜子映照出"证书≠能力"的认知陷阱。 文章犀利指出:信息时代最大的学习幻觉,是把"知道"当"得到"。真正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知行合一,如《论语》"学而时习之"的现代演绎——在持续实践中淬炼出稳定可靠的能力晶体。职场要求的严苛标准,恰是照亮个人成长的灯塔。 文末点睛:学习是修行,每一次稳定输出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从职业素养到生活艺术,"学到"的终极形态,是让靠谱成为习惯,让精进化作呼吸。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专注职业教育,共创教育未来,欢迎进入东莞理工学校职业化成长加油站。


怎样是真正的学到20190319

作者:东莞理工学校




关于“学到”


新学期开始,父母、老师都会对孩子提出殷切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也会在心底有个暗暗的期许,希望自己能不断学习,有所成长。


虽然,大千世界每个人学的内容各有不同,但对于学习的期望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学,就学好;学,就学到。但实际上,什么才是真正的“学到”,每个人对其内涵的理解往往相差甚远。


有人认为,能说得清楚就是学到;

有人认为,能照着做就是学到;

有人认为,能指导别人做就是学到;

有人认为,能举一反三就是学到。



企业对“学到”的理解


那在实际的工作中,社会和企业是如何评定“学到”的层级呢?


年终总结会上,小邓作为某项目代表进行发言。会上受到了一致好评。为此,小邓一直兴奋不已。领导刘经理对此颇为担心。


他对小邓直言道:“整个项目要经过十三个大环节,其中各环节又有N个子项目,你只经历了其中的两个大环节。我不是说你不能高兴,只是如果你止步于此,听不进他人的传授,看不见事情的全貌,你还以为自己已经全部学到了,这才是我担心的成长之路上的隐患。”


小邓一听,思绪万千,既惭愧于自己的骄傲,更感谢经理的教导。从此,潜心研究,踏实做事。不久,就成为公司新一批的青年骨干。


隐藏在企业管理中的“人才观”“成长观”就是这样:最不愿意采用的人就是——不会主动学习,没有融会贯通,还自以为是的人。因为这样的状态意味着成长的停滞。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员工持续稳定地做到,并且稳定状态得以持续保持的状态。这是企业效益的基本保证。


我们的认知上需要有个深度的对接:企业被市场推着走,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海里遨游,需要拥有真正能够迎接风浪的团队。对员工的要求看似更严苛、更直白,而这正是企业生存的需求所决定的。这也恰恰是体制内的人员需要深刻体察的。



生活中的“学到”


企业如此,那在家里、自己的小环境中,要求是否会不一样呢?!

1


张华拿驾照已经一年多,开车上路并不多。每当朋友问“你会开车吗”,他常常很纠结,因为他内心清楚,拿了驾照与会开车并不是一回事。

2


琪琪将爸爸打好的鸡蛋倒入锅里,又将妈妈切好的西红柿接过去,不一会儿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出炉了。面对自己的“作品”,她兴奋地给爷爷奶奶说:“我会炒菜了,我会炒菜了!”而妈妈的心里很清楚,这和“会”还离得远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直都有着清醒的意识:偶尔做一次饭与天天做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天天做饭与擅长做饭又是天壤之别。就如同那位妈妈对孩子学会炒菜的认知一样。


所谓学会做饭,可以是选、摘、洗、切、炒各环节掌握、全流程熟悉的基本水平达标的程度,也可以是食材配比与烹饪手法的略有了解的状态,还可以是荤素搭配独立承接年夜饭十几道菜的应用级水平,也可以是烹饪基本功炉火纯青之后,跃升至出品皆为艺术品的笃定愉悦状态。



“做到”是“学到”的基础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人们要弄明白一件事,学会一个技能已经不是一件难事,链接网络各类资源应有尽有。小到一道菜的做法,大到一个哲学体系的重建,我们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渠道。


特别需要留意的是,如果我们把看到、知道就当成学到,那就是步入了成长的误区。真正的学到是,有意识地保持如下的意识,并形成习惯:自觉推动自己,借助反复的实践、反思、领悟、再实践的过程,迈向持续、稳定地付出并达到各方都满意的状态。


因为这份持续稳定,

在职场,我们看到了职业素养;

因为这份持续稳定,

在社会,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公德;

因为这份持续稳定,

在家庭,我们体会到了责任感;

因为这份持续稳定,

在人际之间,呈现出信任与靠谱。

……



其实,无论家里还是职场,无论对他人要求,还是自我要求,我们对于“学到”的要求从来没有改变过。


《论语》在开篇就提出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其指就是学习是个持续动态的过程,

不断的学,

持续的习。

只有通过自己习得验证所学,

内心才会真实自然

有获得感、

喜乐感、

富足感,

而这是所有外来求证得不到的体会。

所以,

谁真学到,谁真得到;

谁真得到,谁真知道。


让我们开启学习之道!



自测题:



 



专注职业教育 共创教育未来

欢迎进入东莞理工学校

职业化成长加油站

如果说一辈子是一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

AI小编归纳总结

《学到的三重境界》 东莞理工学校以职场寓言破题"学到"真谛:小邓的成长故事揭示企业眼中"会做≠学会"——真正的学习是穿透流程的全息掌握,是稳定输出的职业素养。生活场景更妙:拿驾照的张华与炒鸡蛋的琪琪,像两面镜子映照出"证书≠能力"的认知陷阱。 文章犀利指出:信息时代最大的学习幻觉,是把"知道"当"得到"。真正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知行合一,如《论语》"学而时习之"的现代演绎——在持续实践中淬炼出稳定可靠的能力晶体。职场要求的严苛标准,恰是照亮个人成长的灯塔。 文末点睛:学习是修行,每一次稳定输出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从职业素养到生活艺术,"学到"的终极形态,是让靠谱成为习惯,让精进化作呼吸。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 北京市
  • 海淀区
  • 教育咨询企业内训
致力于研究企业一线组织员工能力成长与一线组织需求对接!
粉丝0 阅读490 回复0
上一篇:
1.我们可以更有质量地学习生活与工作着发布时间:2023-01-09
下一篇:
03.准备工作隐含的职业化思维发布时间:2023-01-09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