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海源创教育
标题: 成长,在应施力处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joe 时间: 2020-10-22 13:40
标题: 成长,在应施力处施力
在该施力处去施力,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更好地突破桎梏,再创辉煌 .
。。
原文引用:
。。
几千年来,农民种地的时候,他们很自然的懂得,如果要想有收成,先期把地耕好,把肥施好,然后做好田间杂草的清理与病虫的防治,这是务农的全部重点。至于能够收成多少,这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而无论每年的收成好与不好,他们都是认真的储肥、耕地、施肥、下种、除草、浇水、治虫、收割,年复一年,从不在这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上有所懈怠,因为他们一直信奉:“春天人心哄地皮,秋天地皮哄肚皮”,天道酬勤。
即结果从来不是他们努力的重点,他们的所有的工作的重点全部在可能促成结果如何达成更好的地方。
也就是一个有经验的农民永远不会在结的果上努力,在老天爷的事情上下功夫,因为那个功夫下不起。
这是一种很本份与天然的尽心尽力、任劳任怨的状态,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参照农民种地的这个智慧来观察我们自己的应有状态,在现实人们的成长中,必须清醒的看到,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偏离,即人们太多的在结果上下功夫,在结果上下定义,而往往忽略了这个中间我们真正能够做到、应该做到、必须做到的那些行为。
例如,多年来,人们在理解一个人的成长的时候,总是把这个人在成长中特殊能力的养成、应用相关联,好像没有一番大业在身谈不到成长,没有某一个特殊能力的挖掘也算不得成长。
时间已经进入2020年的后半段,新冠疫情演进、国际局势变化、内循环的推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生活也在被悄然影响着。好像本来平顺的日子,忽然开始起了这样那样的波澜。
于是,很多的问题、矛盾都浮现出来。好像一下子,未来都变得不那么美好了。而大家的焦虑,其实只是因为用既定的习惯、节奏,不再能那么容易地获得“应该”的结果而已。
如博文中所表达的那样,如果安于某个“最高效”的模式,那么成长就不会继续,天道自然也就不会酬勤了……能平静稳定应对变化,才是让未来可期的办法。
在澜海的职业素养系列里,有一门家庭文化相关的课程。
- 1.延伸训练,有效连接家庭与学校教育;
-
2.传播家庭素养,践行职业素养;
-
3.充实职业素养内容与内涵,让职业素养立体化呈现;
预期效果:掌握结构化思维,提升理解现实的能力,自然应对生活、工作中的事情。
这门课看似是在为家庭和谐与学生成长助力,但其实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就如同当前的历史节点一样,职业素养依然是能够帮助我们顺利度过难关和更好发展有力的内在基础。
农夫种地,都知道靠天吃饭,顺应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里面包含着很多信息。
种地不按照四时的节奏走,不顺应天时,也是难有收获的;
我们有再多的精力与功夫,也是需要在可以施力之处来释放的;
不在应该施力之处施力,光说老天爷不给力,是看不到收成的。
转换到成长本身,我们不能只看苗子好不好,我们还要考虑土壤、阳光、空气、湿度、温度等因素,还要考虑耕种之人是否顺应规律,按时操作;操作是否得法、得当一系列之因素。
我们培养学生,很多时候,往往习惯了传授具体章节的知识,却忘记引导学生品味因此在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结构,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如若做不到这一层,又何谈引导学生自己培养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家庭文化认知项目,更深层的意义,是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对家庭和谐的正确认知,引导学生掌握结构化思考方式,系统看待事物本身,体会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
进而启发一分智慧:面对家庭,我们是否不忘初心,我们是希望家庭和谐的,正如农夫期盼丰收是一样的。
那我们的所为,是在为丰收而努力吗,我们的所为是在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该除草的时候除草吗?
如果我们整天抱怨,跟站在天边指着老天不下雨的农夫有什么区别呢?
若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是否才具备了面对生活并理解某些生活现象的能力呢?
遇到事情,具备了正确的理解方向,我们才有可能从困境中走出来。
因为这些困境往往是我们没有站在天地四时的红光视角去看待耕种本身,没有站在幼苗变果实的规律场合中去思考,没有从硕果累累的缘起处去改变。
如果没有对稼穑本身的正确认知,又何来金秋美景?这不正是什么样的哲学导出什么样的人生么?
农夫种庄稼,认真的储肥、耕地、施肥、下种、除草、浇水、治虫、收割,年复一年,人们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
每个动作都要熟练、自然,每个步骤都要到位、力道均匀,每个环节的衔接也要柔和、圆融。
家庭和谐也是一个结果,取决与家庭成员中每个人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积极推动;
成长也如此,我们需要在成长的每个能力、素养细节处反复打磨、实践直至习惯成自然,我们才能呈现出如农夫耕地那个自然的状态与场景。
若我们在生活中,是抱着功利性、虚假性、伪装性、偷工减料性的心态去培养自己,一万小时法则之后,我们的心田上会结出什么果实,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因为往杯子里放了什么,积淀了什么,自然会输出什么。
我们种下了瓜苗,要得到瓜需要一个周期,捷径心态就是揠苗助长。
但我们无需等到秋季,才知道自己不可能收获豆子。因为我们都明白:下的瓜苗,不会结豆子。
迁移到我们自己对自己培养的这件事情上呢,我们依然守住了这份智慧了吗?理解了隐藏在生活行为中的哲学本身了吗?
当我们总是指责父母的不是,亲人的不足的时候,意味着我们的力量还是没有在该施力之处施力,因为没有建设的效果出来。
我们还是需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哲学本身是否需要优化,我们需要看看此刻,我们在原点上可以做点什么。
保持这份清醒,我们才不会偏离成长的初心,不会偏离家庭和谐建设的初心,才能够保持辨析哪些行为是顺天地道义、顺天地四时之规律的能力,有辨析才有真正的选择,才谈得上“做主”。
我们在耕地的时候,我们愿意在找到关键施力点,愿意在该施力处去施力,才真正翻转了成长的哲学,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翻转。
而我们的家庭文化认知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路,是让我们所有的“农人”,看清楚什么才是我们未来的“稻田”,我们若有能力遥望得见“稻田”应该结出稻谷,自然才会思考此刻站在田边的自己,该做点什么。
所以说,职业素养就是一种状态,好比农夫到点翻土、下种、施肥一样,无需人表扬,也无需人加油,无需人鼓劲儿,因为是身为农夫的本分。
也好比农夫一样,可以在反复播种收获中不断实践,主动优化各环节、各元素,让果实更饱满充盈,因为那是老天爷给本分人的馈赠。
同样,在如今大变化的时代浪潮中,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这样的状态,这种本分,砥砺前行,才能更好地突破桎梏,再创辉煌!
欢迎光临 澜海源创教育 (https://lhyced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