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83年洪水

[复制链接]
joe 发表于 2022-7-31 21: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弹指一点,关注土著

图文原创、欢迎转发!未经授权许可,一律不得转载使用!
本公号法律顾问:马远鹏律师(陕西恒典律师事务所)

7.31
洪灾三十七年

- 纪念安康八三年特大洪灾三十七周年 -



1983年7月31日!安康人世代铭记的一天,一切记忆都源于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这场给安康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在历史上仅次于400年前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的特大洪灾。
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人大多都对那场夺走田晓霞生命的宝康市洪灾印象很深,宝康原型就是安康、宝康洪灾就是安康83年洪灾。
虽已入伏,但降雨不断,尤其是近期降雨甚多。老安康人看着这雨,不免就想到三十七年前的情景。如今坚固的老河堤、延长的新河堤让安康人再也不用担心发水灾,况且最易进水的东坝西关也不复存在了。
在83洪灾三十七周年的前夕,吴定国老师应邀将自己当年拍摄的洪灾照片整理出来,并多方联络亲历过83洪灾的摄影人,他们是老一辈摄影家邱永锡、曾经参与过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汽车26团的王前、曾经在83洪灾中不顾安危奋不顾身的用手中相机记录下历史瞬间的新闻工作者,共同拼接出一幕三十七年前的难忘回忆。




邱永锡,原安康地区群艺馆馆长,地区摄影家协会首任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他在1983年洪水时不顾生命的安危和馆里的李西平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段,用手中的照像机记录下万分“珍而不贵”的历史照片。
他是德艺双馨的老摄影家,退休后经历了人生的打击和病痛。基本上是再也没有拍摄照片了。如今是进入83岁高龄的人了,老伴儿身体也不太好。如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祝福你全家幸福安康。

汉江河水在迅猛上涨,安康老城受到严重威胁。7月31日中午12时左右,在安康汉江大桥上看安康老城,像一艘大船在大海上漂泊。邱永锡 摄 ▲


7月31日傍晚时分的安康汉江大桥,水面已经到了桥面,民警在查看水情。邱永锡 摄▲


汉江河水上涨,下午6点30分江水与大桥面平,大桥闸门紧急下闸。为防止洪水进城,工人们用沙袋封堵大桥门洞。
邱永锡 摄 ▲


7月31日傍晚,安康县公安局的干警在西关金川街帮助群众撤退到安全地带。邱永锡 摄▲


8月2日上午,居住在老城区的受灾群众扶老携幼来到地势较高的雷神殿的安全地带避灾。邱永锡 摄▲


邮电大楼前的广场成了一个大堰塘。邱永锡 摄▲


安运司车场被淹,损失惨重。邱永锡 摄▲


商业局马路仓库被淹情景。邱永锡 摄▲


西堤内惨景一瞥。邱永锡 摄▲


灾后一片废墟。邱永锡 摄 ▲



8月1日早晨,被洪水淹没后的城区群众相互帮助,探索中趟过齐腰深的水到安全地带。邱永锡 摄▲


安康城区西关地带早就成为了一片水乡泽国,群众们自己动手做的“筏子”来回摆渡救人出来。邱永锡 摄▲


8月1日,被困的群众等待救援中。邱永锡 摄▲


8月1日早,在解放路军分区官兵扎排进城营救被困群众。 邱永锡 摄 ▲


大桥路群众组织自救并营救被困群众。邱永锡 摄▲


灾民们进城去寻找亲人。邱永锡 摄▲


第二天从废墟里找到被洪水夺取生命的亲人,痛不欲生、悲痛欲绝。这张照片当年是不可以公布于众的。邱永锡 摄▲


在废墟中解放军为灾民找到被洪水淹死的人,这是他们在高温天气下抬着遗体去火化掩埋。邱永锡 摄▲


8月2日早晨,中共安康地委副书记/安康行署专员魏明生、副书记黄克礼、顾问刘文斌等研究直升飞机救援物资空投的地点。最后决定在安康行署旁边的原安康农校操场里实施空投。邱永锡 摄▲


民警战士搬运空投救灾物资。邱永锡 摄 ▲

洪灾三十七年

安康特大洪灾
王前,现年58岁。1980年入伍。在驻扎在安康七里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26团政治处任放眏员。
在1983年安康城区遭遇特大洪水袭击时,他当年21岁和战友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帮助城区的群众撤退。并用“120相机”拍摄了汽车团抗洪救灾现场中的动人照片。
这些照片有20余幅刊登在军报,省报和安康日报上。
部队根据他的表现突出给他荣立二等功。1985年光荣退伍后先后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化局工作,现在在连云港银保监分局工作。当他听说要抗洪救灾中的照片,他动情地说:安康是我的第二故乡。当然得给。他前几年还把照片捐献了市档案馆永存。

汽车二十六团官兵第一时间冲入城内清除道路障碍。王前 摄▲


帮助七里沟村民灾后清障自救。王前 摄 ▲


自制救生橡皮舟救援受灾百姓。王前 摄▲


解放军保卫公共财产,手持冲锋枪站在位于东大街的老地委门前。王前 摄▲


卫生队在一线救治灾民。王前 摄▲


官兵在水中帮助受灾老百姓。王前 摄▲


洪灾三十七年

安康特大洪灾
吴定国是安康日报社原摄影记者。1995年元月就被评为主任记者,也是安康日报社最早一批的副高职。他的镜头记录了安康半个世纪的变迁历史。吴定国有句话“镜头记录历史,摄影书写人生”概括了他的摄影人生。
他在职时除了安康日报上常有他的新闻摄影照片和文章。几十年来还在省级以上的报刊(含中央一级刊出的近40余幅照片)刊发千余幅照片。水灾中拍摄的《安静下来的英雄》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新闻摄影展出,并刊登在(中国摄影)权威刊物上,这幅照片同时被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做为(1978~1987)年,十年间我国涌现出来的优秀新闻摄影代表作,入选了新华社编篆的(中国新闻年鉴)一书中。
退休后,他在繁忙的家务中抽出时间拍摄新闻摄影照片,得知有摄影比赛了就参加。2008年参加了陕西省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他的“计算机代替木算盘”荣获二等奖,13幅照片档案馆收藏。还有一幅(围观电视机)的照片,被省委宣传部,华商报社评为三等奖。还有三幅照片参加了深圳市改革开放30周年周年展出。
他的儿子吴永东沿着他1983年在深圳拍摄的图片来了个对比照,当年(深圳晚报刊出了一个通版)。这组照片也获得全国晚报社新闻摄影二等奖和(赵超构)新闻摄影三等奖。在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时候,他的两幅组照片入选了由中宣部,中青报,光明日报等举办的全国摄影比赛并获奖。参加陕西画报社举办的图书阅读大赛,三幅图片选中刊出。中国年味儿摄影比赛中他的两幅照片从海内外两万多幅图片中入选在145幅照片中。还有好几幅照片参见了省级展出。
退休了多年,依然保持摄影记者的初心不变。

1982年4月下旬,在300米高空,打开“运五”型飞机的舱门,我用绳子紧紧的栓住在飞机里,爬在舱门口拍下了安康城区可以传世的,唯一的一幅一江两岸的原生态的安康城区的旧貌。吴定国 摄▲


参加抗洪救灾现场的兰州部队84857部队二机连的解放军指战员们连日的奋战在救灾现场中,他们累极了,天做被子地做床,倒地进入梦乡。吴定国摄于原东大街的县税务局路边 ▲


在安康城区小北街,纱帽石抢险救灾现场中的战士们一身汗水一身泥水待命中。吴定国 摄▲


秋毫无犯的人民军队。在清理原安康电影院对门的县糖业烟酒安悦街门市部的钱账时,一对账,竟然不差分文。吴定国 摄▲


特大洪水把重达百余吨的大趸船头是朝下船尾压在城堤上。吴定国 摄▲


历经武斗的战火,又经洪水袭击的大北门城堤下的河街民房残破不堪了。吴定国 摄▲


参加抗洪救灾清理街道上的人民子弟兵在大北街清理垃圾中。吴定国 摄▲


八月中旬,安康地区公安处的干警们在金州路公安处的门外面原地休息中吃方便面。吴定国 摄▲


八月十日上午,解放军84870部队的一批战士们在“火线”入党。这幅图片是在安康城区古楼街市群艺馆对门外面的废墟上宣誓的。吴定国 摄 ▲


水灾中武警战士在安康城区巴山东路(原地区丝织印染厂)的路段检查过往进出城区的群众的证件。吴定国 摄 ▲


水灾后,执勤的解放军战士在大北门东的被洪水冲毁的城堤下搀扶过往群众。真的是军爱民,民拥军呀!吴定国 摄 ▲


水毁后,中央拨巨款重建家园。这是大北门下的城堤正在重建中。吴定国 摄 ▲


这幅照片曾入选第三届全国新闻摄影展出。从左到右,李西平,胡武功,张会鉴(病逝了)。这是当年采访火线入党时我给他们留下的珍贵照片。吴定国 摄▲


战士们立了功,忙坏了新闻摄影采访人。这是八月中旬在安康城区小十字街头的现场中。我是给别人做嫁衣裳。没有一个人给我拍照的!吴定国 摄▲


八月五日上午我从深圳星夜赶回安康城区后,这是我的抗洪救灾现场中的第一幅照片。图片中是如今的大桥路马坎下的“秦巴市场”的地段。那重达好几吨的“解放牌”大卡车不知从何处冲来的。解放军指战员们在橡皮艇上用铁干探索发现尸体。水塘里臭气扑鼻难闻。吴定国 摄 ▲


洪水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地区邮电局大楼前的菜地里臭泥难行。工人们穿着橡皮裤子和深筒胶鞋在清理污泥。我拍完后,身上也被臭泥糊的到处都是。吴定国 摄 ▲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为控制疾病的预防,空军部队派飞机在安康城区来回撒药消毒。这幅图片是我站在当年还没有交付使用的金州路原安康日报社的楼房最高处拍摄的。吴定国 摄▲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萧华。他当年是兰州部队的政委,这是他和省上的领导马文瑞,李庆伟等在慰问部队时的情景。吴定国 摄 ▲


兰州军区文工团的文艺兵在安康城区原地委行署门外面慰问受灾群众的演出中。吴定国 摄 ▲


兰州部队舟桥连的战士圆满的完成了抗洪救灾任务,当他们离开安康城区时,培新街道上的群众自发的赶来给他们送上了精心制作的旗帜。这个舟桥连在安康2002年洪水中又来安康库区打捞漂浮物,立了大功。吴定国 摄▲


这些满脸还是孩子气的战士们,在家还是父母的宠爱的娇子。到了部队的历练历练他们就是钢铁战士。吴定国 摄▲


这是八月初的安康城区大北街道上房子倒塌后的木架子堆满了整条街道。吴定国 摄▲

水灾后恢复生产和日常生活。安康地区区新华书店门市部是最早恢复营业的。吴定国 摄 ▲


战士们奋战在安康县百货公司的仓库里抢险救灾中。吴定国 摄 ▲



洪灾三十七年

安康特大洪灾

这幅图片是原安康地区群艺馆摄影干事李西平拍摄的。这些还是娃娃脸的战士们,抗洪救灾中手被划破了,鲜血直流。就是这样的,用个纱布一按,照样轻伤不下火线。这幅照片当年获得(大众摄影)年赛一等奖。
李西平是安康最早一批加入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后来调到西安工作了。可惜他的抗洪救灾现场中的底片发霉他全部当垃圾丢掉了。李西平 摄▲


1983年8月上旬,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深入安康城区查看灾情,这是他登上安康城大北门城楼上查看水毁的河街。(刘一,西安晚报社著名摄影记者,已故)刘一 摄▲


1983年7.31后的水淹旬阳县城,汉江,旬河成为一个大“湖”了!杨岗 摄▲ 他原是旬阳县防疫站工作的后在安康电视台任主任记者(副高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在深圳居住。


1983年8月1日早晨,被洪水淹没的安康老城区。丁慎忠 摄▲丁慎忠,原省军区宣传干事,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洪灾三十七年

安康特大洪灾

三十七年沧桑巨变,安康城焕然一新。安康土著 摄 ▲


一江汉水在夕阳下平静而多姿。安康土著 摄 ▲


安康人依旧保持着到河边乘凉的习惯。安康土著 摄 ▲

八三年洪灾已过去三十七年,安康人不会忘记那个难以忘却的夏天。关于“八三年涨洪水”的故事也将世世代代讲述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留给后代的记忆也将愈来愈模糊。
幸有老一辈的摄影人留下了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让我们在模糊回忆中还能抓住一些真实的还原。
在此感谢吴定国老师的多方组织、无私奉献,感谢邱永锡老师无偿提供珍贵资料,感谢王前老师曾经和现在对“第二故乡”的付出,感谢所有为本期内容提供帮助的人们!
同时,感谢解放军在八三洪灾中对安康人民的救援和帮助,他们为安康付出了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向人民子弟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祝福家乡、祝福大家--安泰康宁、幸福安康!


洪灾三十七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