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成长为自主的人才之二:自主的人儿本自在...

查看简介 >>
第二十三篇
抱歉,购买后可以观看!

购买课程

20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916811人气|30粉丝

简介

章节

聊天

问答

笔记

更多

成长为自主的人才之二
自主的人儿本自在
职业咨询师/指导师   张琼文


自主需要警惕功利的影响
先看一则前两年人们谈的笑话:
听说孩子报考了医学院,家人非常高兴。
爸爸;当医生将来有保障
妈妈:挣钱多
奶奶:又干净,品位档次也高
爷爷:关键好找对象
......
孩子;不是说当医生能救死扶伤吗?
家人:嗯!?嗯!?


没有错,我们的自主将会从这里开始说起来。当整个环境用这样多的信息要把一件事情的走向功利状态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如这个孩子一样,坚持一下自己做这个选择时候的原本认知。


是的,不能否认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与更替,有得有失,有成有败。而科技、经济、文明等的内容越来越显而易见的成为生活的常态时,尤其近多少年经济的变化,人们功利性的不断的增强,将整个社会教育的很多不大,越来越趋功利化的引导。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确实也多了很多功利的指向。


所以当你读到这个笑话的时候,作何感想呢?
这是别人的事?
这是个笑话?
去谴责教育和社会的氛围,说一句“现在的教育就是这样”。
我当初的选择因为有了真正的坚守而使自己就在自己愿意走的路上?
还是突然意识到我们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


内在的欢喜需要挖掘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够像中华民族这样对于人的规划成长思考的那样深,而且还有很多对人内在能力深度挖掘的测试与测试之后的引导。其一是几乎无论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何,都会在孩子满一周岁时候的安排一个非常盛大的活动,叫做“抓周”。这个从本质上是一个人没有受到人世间过多功利的干扰与影响之下,一个人对自己喜欢什么做得最本质的表达。如果父母能够依着这个测试对孩子做成长的引导,不仅可以简化孩子的管理,而且还能够使孩子在自己喜欢的路上一生稳稳的走下去,而且注定了在不经意间一生成就无数。但这个非常盛大的活动,很长时间只是一个仪式,却没有对这个仪式的尊重与配合。


当孩子到了6、7岁的时候,从幼儿园,到小学初期,到家庭,阿姨、老师、家长会对对孩子做第二次的引导测试会问孩子“将来长大了要做什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谈到自己的梦想。但面对要当科学家、医生、飞行员这样的梦想,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一笑了之,同样不予尊重。而如果孩子答出想当售货员、想当门卫叔叔的时候,又会被他们哂笑没有出息。其结果是远大的理想不支持,现实的目标被耻笑。


而这两个问题其实非常有它内在的深意,非常值得人们去尊重、配合。现实却是测试、提问基本上家家都有,人人都会遇到,但少有家庭基于这样的测试与提问成孩子所需要的正确的引导。而且这些哂笑中往往包含了一些人们不易察觉的否定甚至是讥意。


而且很多父母因为自己生命成长的不如意,会对自己的失意有太多的在意与入心,所以很容易把孩子当成他们自己未竞目标的筹码,总是在他们吃了亏的地方、失了意的领域,或者觉得社会上更有需求价值的地方,不断的逼着孩子去学、去做,却很少过问尊重孩子自己是不是喜欢,必然的就会影响这个孩子自己的追求与喜好。


所以自然的结果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表达清楚自己不要什么,却很难准确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在我们的语言习惯当中多出一些对外界、他人、社会的攻击、否定、防卫等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看明白我们的状态,我们可以试着做一做这样的一个小测试:


通过这样的小测试,看看你的认可度有多高?是你认可多,还是排斥多?


如果成绩比较低,那么你对环境的排斥、对自己的满意度,注定不会太高。这些地方就需要多一些思考,如何能够使自己的在这些地方多一些认同,少一些对他们的挑剔、指责。


请反思并且在这里打分:


如下这些内容的自省

如下关于自主的这些内容,我不做任何的定义,只是描摹很多场景,在阅读的时候,请您在心里耐心的过滤一下:你是在这里是自主的,半自主的,还是非自主的?你是自由的,不自由的,还是非自由的。对于部分概念,您可以先可以先看一下第22篇的文章,根据这个对照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将在第24篇文章中,给大家讲到如何从不自主走向半自主,再走向自主,如果可能,最好是能够超越自主。


1、当你决定买换一件衣服、换一个工作、换一个工作环境、去从来没有去的地方旅游、要跟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沟通一件事、去见一个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客户、去做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事情的时候,你是马上就去问一下别人怎么办,还是马上上网去查一下再设计怎么办,还是直接在心里形成了自己的方案然后去执行,还是啥也不考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2、网上现在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的测试类游戏,有的打着心理学的牌子,有的打的是职业测试的牌子,通常是给你一组图、一个场景的不同角色、一个片断的不同表现、一个不同动态的动图、一个可能显示不同颜色的鞋子等等,然后看你会选哪个。这些本来是网络小游戏,某方面是很多机构或者个人吸粉、吸引点击率的方式,但是要看的是你会不会产生相信,会不会因此影响你的心情、决定。若你坚定的知道这些东西跟你没有关系,影响不了你,那么你的自主性是值得赞许的,所以这样的信息你充其量是知道,更会允许这样的信息在你眼前滑过。若你相信了,点进去然后测试了,然后因为结果好就开心,结果不好就郁闷,说明你的自在还需要提升。


3、网络生活中,有些很多信息明显缺乏真实性,但是因为在编造的时候真真假假有嵌套,太像是真相、真实。那么现在的情况就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你莫名的相信了,直到有一天某些机构正式出来辟谣,你才发现哦,原来自己被骗了;一个是你当时就确定这样的信息不实,而且还会告诉别人不要信,随后还会有机构辟谣。这种对于网络快速传播的信息的过滤,也在证实你现在的自主状态是如何的。


4、读一本书的状态也同样可以这样去区分:一个是你读了很多遍还是不得要领,读了半天也不知道书要怎么看,不知道书在讲什么,甚至看的过程中一点兴趣也生不起来,这就说明在自主性方面是需要提升的。另一个是一拿起书,就知道这本书应该如何去看,从哪去看,看完后要干什么。如果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就更接近一个自主状态的人。还有一个是这书看了半天没找到感觉,非得别人给你提醒提示一下,那么你好歹还是有半自主的,若别人给你说了半天你依然找不到感觉,那么这个自主就变得更低。


5、如果有人向你请教问题,你能第一时间给对方给出可行的答案,而且并不在意对方最后如何实现的,那么这就是自主的。如果对方做到了告诉你结果,而你则沾沾自喜的觉得验证了你的想法是对的,那么这个自助也是打折了的;如果你给对方出了很多主意,对方来问你的时候你还不敢负这个责任,那么这个自主就更需要提升。


……


就是生活中很多类似的这样的情景,您也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自己独处的时候需要面对与处理的很多事情的状态,也做个简单的判断,那么这些问题的回答,在某个层面上表达的就是,我们是自在还是不自在的,如果你自在了,那么自主就会产生,因为你是自由的,你就会自己决定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自在的,那可能就像这就是被动的。



先自知,才能够生出自觉与自动。



课程可以看的时候,聊天功能会自动加载!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