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3期《莫让牢骚透支了信任》

查看简介 >>
2023年6月13日
抱歉,购买后或成为VIP会员可以观看,如果您已购买或是VIP,请点击登录再观看!

购买课程 开通VIP会员

33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916626人气|30粉丝

详情

章节

聊天

问答

笔记

更多

博文简要

人们愿意释放的希望远远大于愿意收取的行为,每个人因此而形成的内在的那种防御则时时地发挥着作用。经由此而使人们之间形成的信任是有限的,甚至是脆弱的。透支了这份信任,留下的只有牢骚带来的伤害。

本期话题

1.阅读此博文时,我感觉与自己有关联的部分是什么?或者阅读此博文时,我心中有没有想解决的问题?
2.相关博文提及的内容,我是否有我自己的困惑或想要了解的内容?
3.从自如而行的成长目标出发,我们应该怎么样做?身边有没有好的榜样,他们是如何做的?
4.你有没有好的方法,让自己在想要抱怨/牢骚时,生出积极的情绪?
5.分享于此相关的其他案例。

嘉宾发言精选摘录

1.发牢骚,本质不是想解决问题,想要做出改变,而是在发泄,心里堵,期望一吐为快。当下一些青少年也渴望有一个人能“无论何时,我都无条件站在你身后”,表达了寻求心理认同的诉求。
2.我们发牢骚的对象,有时是正在沟通的这个人,有时是跟向这个人抱怨另外的人,比如向老公抱怨婆婆。无论对方是支持认同了,反驳了,还是巧妙避开了,事后对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沟通对象,留下的都是不愉快的感受。如果我们发牢骚的对象,是我们的父母则更糟糕,他们疼爱我们,所以愿意倾听,常常跟我们有强烈共鸣,但是在他们心理也积累的负能量,且无法化解,对他们形成伤害。
3.当朋友向我们持续抱怨,但不寻求改变,或则我们给建议,他们会说这些方法都用过了云云,然后只停留在绝望和埋怨中,我们自己也会想要远离他。反观我们自己,如果抱怨的是我们,倾听的是朋友,此中对彼此信任和耐心、情感的消磨都很大。
4.如果我们是倾听者,当觉察到对方一直在发牢骚的时候,可以这样来沟通:我跟你确认一个问题,你就是想跟我说说爽一下,还是想解决问题。当他说完,进一步确认:好了吗?之后开始说事。
5.当我们给别人带着情绪提建议时(或者是无意识情绪,习惯性用反问句,责问语气提出建议,类似“抱怨腔”),别人会认为我们在牢骚抱怨而拒绝接受,导致沟通效率下降,需要关注自己的语音表达习惯,正确传递意图。
6.牢骚、情绪是个结果,还需要从根上解决,如果我们是倾听者,对于进入固执己见状态的人,以疏通为主,先表示轻微的认同,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和认同,让他的惯性释放。
7.寺庙内挂矮门帘,方丈禅语:低头也是一种修行。牢骚往往是希望压别人一头,有恃强凌弱,或者不甘心、不认输、不认同的怨气,懂得低头,从情绪中退出来,面对眼前的问题,是智慧。
8.经验分享,当自己想要抱怨、发牢骚时,曾尝试以下方法,早早起床冲到雷音寺点一炷香,换个环境,听听僧侣们的早课,人的心就会安静下来。把自己的烦心事写出来,或者大声读书,都可以很好调节情绪。
9.午间分享,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大家互为镜子,照见彼此,是很健康的成长环境。
10.焦虑、担心和害怕总是来自内心某个雷区,任何时候自己都会全力关注雷区,不断提示自己“这儿有个雷”,不断给别人说“这儿有个雷”,围绕雷区驱使自己要找需求和发情绪。从一些案例中可以看到,人们通常做法要么去排雷,孤身奋战,玉石俱焚;要么绕道,暂时回避,用时间换空间。

我能反省自己去做的:1)专心做事让内心逐渐达到饱满的状态; 2)让与人为善的行为成为习惯;3)抱持时刻警省自己行为的持戒意识;4)关爱、包容、理解...别人。即使有牢骚也要是有意识的牢骚,能凭本事扔出去的牢骚就有能力再靠实力收回来。
课程可以看的时候,聊天功能会自动加载!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