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6期《天鹅》

查看简介 >>
2023年9月5日
抱歉,购买后或成为VIP会员可以观看,如果您已购买或是VIP,请点击登录再观看!

购买课程 开通VIP会员

33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916525人气|30粉丝

详情

章节

聊天

问答

笔记

更多

博文简要

“为了更幸福,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对,至少我还要把我的刺变得更硬,更长一些,你的壳也还要再变得更坚硬与厚一些哦!” ......在他们不远的天空,一群天鹅静静地看着......

本期话题

1.乌龟和刺猬希望自己的壳和刺再坚固些,他们秉持的生存哲学是怎么样的?
2.社会上流行一种“豪猪哲学”,强调人与人相处的最佳距离,其背后的哲学是怎么样的呢?
3.天鹅没有壳、没有刺,天鹅的生存哲学是怎样的?
4.从靠刺生存的刺猬阶段,到不需要刺也可以优雅生活的天鹅阶段,要实现怎么样的跨越?
5.对照自身,乌龟、刺猬、天鹅对生活的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嘉宾发言精选摘录

1.乌龟和刺猬希望自己的壳和刺更坚固,他们秉持的生存哲学是怎么样的?想起张老师讲过的"挂甲模式“:
遇到张老师之前,我们有一副铠甲,遇到危险,或者利益、情绪的侵扰时,就开始挂甲(宣示自己的界限,亮出价值观),开始战斗。越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模式,挂甲模式启动的越丝滑和无意识。只要我们处在不舒服的圈子里,我们就会反抗。外在表现就是,声音会提高,呼吸会急促,肩膀会紧张。

调整自己的”挂甲模式“,需要先是觉察到自己的挂甲模式,以及长期以来无意识使用的现状→挂甲过程中的识别和叫停→用博客理念替代已有的不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出健康、圆融、和谐的理念体系。
2.豪猪哲学,是指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距离,本质上还是刺猬模式,只是将自己的一身戾气做了柔化处理,并不完全是对外进防守、进攻模式,实现了一定条件下的协作。本质上还是刺猬模式,以自我利益为中心,防备多而协作少。
3.开始我有乌龟的壳,刺猬的刺,很想保护自己的时候,就对外界格外敏感,当走出壳以后感受到格外的放松和开心,希望不要再缩回壳里。比如我之前总感觉别人说话很刺耳,后来逐渐感觉到自己说话也不好听。只有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才能慢慢面对。等真正走出来以后,就会很开心,且持久地处在开心中,之后希望追求更多的成长。希望自己稳定在开心的状态,而不想再陷入到壳和刺的状态。
4.自己后背肩颈会疼,之前以为空调吹的,实际上是自己长时间处在对抗意识状态下形成的。对抗中人的肩背通常会硬,脸部肌肉会很僵。意识到对抗后,自己日常会用呼吸的方式调整自己。心里有刺在,既伤人,又伤己。
5.对于放下自己的刺,很多人有误解。感觉放下刺自己就失去了保护,暴露在危险中。但实际上,放下刺以后,人以独立、积极、主动的状态面对他人,这种状态下,人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力量。
6.就生存而言,有一个词叫生态位,不同的生物在不同的生态位,物种之间的跨越是很难的,而人不同,人心智自由,可以一念天堂。

乌龟和刺猬在自己的生态位里都可以活的很好,壳和刺都是在他们生活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如果乌龟和刺猬心里没有想过要成为天鹅,还挺快乐的,当他们想要成为天鹅的时候,就需要改变,改变自己舒服的方式,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动物心智不自由,乌龟是变不了的。但人的世界里面,人拥心智自由,能够从自己的角度跳出来,想到第三视角。

此时有2种情况,一种人看到其他人获得了力量,表现出从容,优雅,神圣的姿态,虽然羡慕但自己并不愿意改变,这种看到后会处在痛苦中,还不如不看;第二种人不以成为什么为目的,而是在新的方向上,以改变旧习为目的,在过程中就能步步享受,因为对生存环境的理解认知不一样了,感受也不同。比如你打我一拳,我感觉痛苦,但如果视你为陪练,就会心生感恩,那一刻就是在成为,就拥有了天鹅的智慧,有点像此岸和彼岸。

北京九华山庄温泉,曾邀请文人题诗曰:天人行健,旦复旦兮;天上人间,皆多自取;尘寰仙境,举足之劳,虽然是广告,但可感受到一念之转带来的天壤之别。
7.站在工作角度剖析自己,课堂上跟学生互动,能够看到学生形形色色的壳,而老师自己的壳如果不是从修行角度觉察不容易发现,读了博文之后会发现,壳是很深的,老师的壳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封闭。

老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中,有几层境界:
第一层是被挑战了就会生气。
第二层是能做到情绪管理,觉得学生怼到你时做好情绪管理,给学生的感觉是这个老师不动怒,修养好,但其实自身的情绪还是被牵动了;
第三层,慢慢体会到什么叫放松,什么叫做不放松,此时能感受到,自己能放松的时候,场上就是放松的,自己紧绷,场上就紧绷。就看自己跟学生比,哪个更紧张还是更放松,只有在老师更放松的状态才能对学生形成带动。
第四层,自己看起来很好,非常稳定平和,但其实内心深处还有壳和刺,当学生的表现超出自己的忍耐力,刺一下子就伸出来了,被激怒了。

老师们面对的孩子,有的孩子很平和,有的拘谨,有的诙谐,后两种都是容易被激怒的。有些学生内心会出矛、出刀,但是如果老师更强势,会把他们的矛和刀压下去,此时学生看起来听话了,内心里会更加去磨砺自己的刀和矛,成长走向了不利的方向。我们如果有前进的能力和信念,就要去往天鹅的方向,真正放下内心的壳和刺,而不是隐藏起来。
8.作为老师,看得到学生的千姿百态,如果带着真诚的信任和支持之心,即使使用激烈的手段,都是能帮到那个孩子。

自己初三时候调皮捣蛋,成绩考到年级倒数,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拿着棍子教训(被其他老师制止),他指着我鼻子骂,如果我这样长大了将一无是处,就是人渣,他的话刺痛了我,我直接回家了连续几天没去上课,认真思考了自己未来,感觉确实没什么出路。于是重回课堂,认真准备中考,回来后老师依然认真教我,批改作业,没有再提之前的事情,也没有怠慢我。我用一两个月的时间考进年级前三。

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对从乌龟到天鹅的转变过程中,并非一定要靠循循善诱的启发,只要老师是真心为学生好,雷霆手段有时候也是必须的。
9.对于学习者的状态,孔子分为4种,第一种困而不学,第二种困而学之,第三种敏而好学,第四种生而知之。前两种都是被动状态。

当我们内心有困顿感时,可能有几种表现:
第一种是别人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很难受,于是表现出攻击性,有一种是忍下来假装接受,这都是同一个水平,都是困而不学者的状态;
第二种,困而学之人,是我们内在有了成长的意愿,但此时若想用旧的办法去突破一个新的境界,不可能,这时候需要识别,自己有没有使用新的建设的路径。这个过程中,有的人通过长时间的内视自己,突然找到了几个突破点,突然走通了一小步。这样就找到脱困的办法。
第三种,敏而好学之,
第四种,生而知之者,孔子表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是敏而好学,对于学生的期待,希望最差也可以是困而学之,对于困而不学,还不知道如何成长的人,就不知道怎么教了。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很多人在经历从困而学到敏而学的转变,不断提升思维的敏锐,身体的敏感性。我们天天读博、练功、动作标准天天做,都是实现从乌龟、刺猬到天鹅的状态跨越的可行路径。
10.孩子的事情,看看在做的过程中,行动是指向事情,还是指向评价,总体而言,还是自己能做到,才能对孩子形成实质的带动。
课程可以看的时候,聊天功能会自动加载!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