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3期《井底之蛙的时代解释》

查看简介 >>
2024年4月23日
抱歉,购买后或成为VIP会员可以观看,如果您已购买或是VIP,请点击登录再观看!

购买课程 开通VIP会员

33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983300人气|30粉丝

简介

章节

聊天

问答

笔记

更多

博文简要

故事一:乌鸦久行觅一井,及沿而观见底有一蛙。告之飞行数日而难寻一饮,蛙哂之,以井口大之天何以飞行数日。鸦笑足饮而离去。

本期话题

1.企业的运营管理中,技术、技艺、技能容易传播、容易管理,也容易见到效果?而保证管理的效果更为持久的还有什么?
2.决定人们第一印象的是哪些方面?第一印象是不是有其合理性?
3.当我们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别人的时候,是否可以反过来思考,我们说出去的这些形容词是形容的别人,还是反衬了我们自己?如果是形容了别人,这样的形容有何意义?如果反衬了自己,这样的反衬是不是会给我们的成长留下点什么?
4.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都曾有过笑话他人的情况。笑话是另一种对他人的评价,当我们真的在评价他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资格来评价,或者我们评价仅仅是过嘴瘾?还是为了掩饰什么?还是为了逃避什么?或者是为了证明什么?一定有一个选择在其中,我们可知是哪一项,或是哪几项?这些项背后反衬的是什么样的心态与人?
5.从双赢的角度来讲,乌鸦如果道行足够,又必须对青蛙说些什么的话,什么样的表达是有助于青蛙,有益于乌鸦的?
6.如果我们遇到了对我们评价(笑话)不已的人,如何面对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7.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为技术、技艺、技巧、技能,而内在支撑这些“技”的内涵有哪些?是什么促成了这些“技”的拥有、精湛、持续表现?

嘉宾发言精选摘录

关于问题5,如果把我们看成乌鸦,把孩子比做青蛙的话,关于什么样的表达有助于青蛙,有益于乌鸦,我有一个亲子教育方面的例子:

关于孩子的教育,我现在尽量以平等心和她相处。我不敢说是我在教育她,很多时候觉得是孩子在教育我,我们是一种互为陪练的关系。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学到很多东西,也能够很清楚的认知到自己的状态。

周末的时候,孩子把她们小组甲骨文研究的PPT交给老师,老师说还需要做一些修改。当时做这个PPT的同学没有时间,这个任务就让我女儿来接手了。她是小组长,要比其他的组员承担多一些的任务。我女儿承接完这个任务,问我会不会弄,我说妈妈以前会弄,现在已经不工作很多年了,对这个软件也不熟悉,我们两个都是零基础,我不懂的问你,你不懂的问我,我们两个一起来研究,一起来摸索,看看怎么把它最后的呈现效果做好。

我们两个坐在电脑前,把软件打开。我觉得这件事情会很简单,因为人家都做好了,我就在此基础上改动几个字,删个图片加个图片就行,但是女儿会突然冒出来很多想法,比如说她要加入一些动画,然后她在给同学们讲解这个PPT的时候,一点击这个图,就比如说这是一个甲骨文的一个虫鸟篆。但是那个图片看不出来这是个虫鸟篆,她会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然后一点击,我们现在那个汉字“鸟”就出来了。她问我会不会做这个事情,我说我也不会,咱俩一起研究吧。

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两个一点点的调整,最后把这个效果呈现出来以后,她就非常的开心,而我自己也会感受到,我学到了一个新的技能。
当我不会不懂的时候,我要敢于承认我不会不懂,然后我跟她是同样的一个学习的心态,这样反而能让我们两个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的默契与和谐。

一起完成这个事情以后,我发现亲子关系也会变得非常融洽。这是我们周六做的,等到周日的时候她说还想再改动一些,我说我来帮你,她说不用了,你去忙你的事情吧,我自己来做,如果我有不会的地方再找你。周日的改动她就自己进行了调整。这一次我们两个互换了位置。周六的时候是我坐在主位上,她在旁边像是陪衬一样。现在她坐到了我的电脑前面,坐在主位上,我坐在旁边写日记。

我发现整个事情变得很顺畅很和谐。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不断的去尊重孩子,把自己放到一个非全能的状态,让孩子的灵觉有一个自由发展的成长空间,也让我们自己对外界的控制收回,也得到自我灵觉的成长,这样的方式对双方都有益,可以构建一种和谐亲子的关系。
课程可以看的时候,聊天功能会自动加载!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