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0期《井底之蛙的再解》

查看简介 >>
2024年6月25日
抱歉,购买后或成为VIP会员可以观看,如果您已购买或是VIP,请点击登录再观看!

购买课程 开通VIP会员

33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916523人气|30粉丝

简介

章节

聊天

问答

笔记

更多

博文简要

故事:乌鸦久行觅一井,及沿而观见底有一蛙。告之飞行数日而难寻一饮,蛙哂之以井口大之天何以飞行数日。鸦笑足饮而离去。

附解案例:零八年底的时候,一位前来咨询的朋友,从简单开题交流后即进入了倾述阶段,连续两个小时下来,对方真的是述兴不止。内容大多涉及的是自己的内在诸多不平衡、不公平、不舒服、在很多事情上自己又如何正确、如何自己吃亏等的感受。之后,在又进行了其他内容交流的基础上,我让他做了一个体验,先做了简单的静心引导,之后让他把从这一刻开始头脑中想到什么都尽可能如实的写下来,想到什么写什么,只要写就可以了。

基于前期沟通的信任,他立即按照要求着笔去写,刚开始的时候是提笔速记,写了不到五分钟,即写不下去了,而且他自己在不觉中哑然笑了起来,在随后我让他自己看刚才写的内容时,他只是带着笑出来的眼泪说了一句:太可笑了。

本期话题

1.青蛙和乌鸦如何相互合作,始终提醒对方带着警觉与欣喜地生活?
2.如何走出大脑系统的活在当下?
3.如何进入时时灵觉状态下的存在?
4.在日常的争斗中,让我们如何回归美好?
5.如何让我们时刻保持在流动的安全、自然、和谐状态中?

嘉宾发言精选摘录

受到这篇博文的启发,我举两个与博文相关的例子。
1.我们做过一个教育行业的项目,做了一个问卷来调研父母对孩子的爱的顶点是什么?最基本的就是嘘寒问暖的爱,再往上一点就是能力层面的爱,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还有一些职业化方面的能力的捕捉。

父母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体验过真正自己做主的经历,所以他们就无法施为让孩子做主的爱。所以再往上那个爱的调研基本上很多父母、做项目的老师就填的空白。

让孩子怎么做主的爱,而不是去覆盖、打骂、控制、要求、按照自己的想法关怀他,很多人就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说明很多人自身所体验过的爱就有一个界限,这个自主的爱并不代表就是无界限的,因为成长无止境。这种相对自主的爱,我们父母这一代,我们周围这一代在实践的生活中没有体会过,自己没有的怎么能够给予别人?

当你自己处在一个有边界的经验范围内,你所有的施为只会围绕你经验认知的最高顶点,甚至心情不好的时候,连最高顶点都没有。所以当时那个项目里面,我看到大家的选择以后,我自己也意识到原来我真的是按照我认为重要的事情去给孩子、身边的人、我自己施为,实际上我已经是井底之蛙了。

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是我应该时时的去警觉,我说的每一句话,是不是在给自己、给我施为的对象、后面的事情设立边界。只有这样的话我才可能在某些比较安静的时候,回头撇见自己,在自己的局限里,这样我才有可能跳出边界。
2.我前几年在做公司项目的时候,老师总会说我和我们公司的一个员工都喜欢搞定他。当老师提出新的对这个项目的建议的时候,我的同事会不遗余力的说出很多理由,包括成本、时间、资源、能力的限制。

直到老师被堵了好几次以后说,你不要老搞定我,你得想办法,咱俩要搞定客户。你的边界是在搞定我,你把任何人都当做靶子在对立。当时的我都没有意识到老师为什么会去说他?他也是在很认真的反馈自己的意见,我的意识也跟我的同事差不多。

我的同事当时把矛头指向了我怎么让老师同意我的意见,而不要改变原有方案。他不是回到这个事儿上可以如何拓展,他没有意识,我也没有意识。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种意识的边界,在那一刻很深很深,深到没有任何知觉。老师说你没有仔细的去看客户需要什么,他需要到什么程度,所以我才提了这几个方案,而你的内容中没有包含客户要的那几个程度。

这个意识我确实花了几年才能够辨别清楚,我说话的时候到底是针对事,还是要搞定对方,让我舒服。我才把这个边界一点点突破了,这还只是我在与人合作的时候,不要以我的经验为边界去跟别人合作的一个点。

所以这个井底之蛙的再解,其实跟前面爱的再解的那几篇文章,可以联动起来感知。我们都很想痛痛快快、非常自然的爱,也希望我们所施为的爱,能够让我们自己和环境更平和更安静。但是我们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爱,我们也不会施为这样的爱,我们一出手有可能就是覆盖的、控制的、要求的,我们需要去先警觉自己的边界,然后再逐步的体会,不用原有的经验、认知去定义,就能看到别人给的建议、老师给的建议、博文中的提示,试着按照不一样的做法去尝试。

就像老师说过的,你能不能假设他是对的。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这话是对的,但是有一段时间我的意识能量下来了,就觉得这话说不出来。现在我又可以讲这个话了。因为我识别了原来的边界,我才敢用这样的语言假设他是对的,相对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这种边界的突破真的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我们自己得先学会识别我们施为的经验每时每刻在干什么,是在惯性里打圈圈?是在让自己舒服?还是在办事?办事的时候,是以自己的特长在办事?还是以事情应该有的方向和节奏在办事?这里面有很多需要去体会的东西。
课程可以看的时候,聊天功能会自动加载!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