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08期《分别心下的形容词之误》

查看简介 >>
2024年2月29日
抱歉,购买后或成为VIP会员可以观看,如果您已购买或是VIP,请点击登录再观看!

购买课程 开通VIP会员

33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919433人气|30粉丝

详情

章节

聊天

问答

笔记

更多

博文简要

生活在形容词里,用形容词过多的描摹生活中的人和事,结果就会掉进不自觉的陷阱中,因为不明究竟的好坏对错之评价全是妄境,由此形成的执著与付出只是当事者自我欺骗的娱乐。

本期话题

1.思考一下,有没有可能让自己没有评价的过一天?或者树立这样一个目标去力求体验。
2.医生除了给病人开药方,如果需要还可能会开什么样的方子?这些方的内容我们如何理解?
3.实施评价的一般是什么样的人?被评价的一般又是什么样的人?
4.形容词永远是对立的,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的形容词是不是会用得一致?
5.各执一辞的“形容词”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是不是真的有意义?
6.如果我们多人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的形容词是不一致的,那么这样的形容是不是还有必要?
7.放下形容词的应用,我们如何来管理自己?

嘉宾发言精选摘录

通常,我们对形容词的理解是在语文课本时的修辞手法的基础上理解的,也就是我们理解形容词是用于对某一人、事、物的描述时所用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形容词的使用越是描述的惟妙惟肖,越是逼真,就越让听者,观者有画面感,真实情景感。

而今天我们读这篇博文,加上联系以往读过的博文,我们能体会到博文中谈及的形容词的使用,更像是在说我们的主观评价,即我们看到某人、事、物后,会根据自己历史的经验、认识、喜好、习惯、价值观评价看到的人、事、物。

并且我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并无法意识到我们是否是贴近事实,还是背离事实的进行描述,这就是我们目前对形容词的应用习惯,也是我们在无意识的以自己主观认识在应用形容词时而会产生更多的误解、误知…..

本博文第一思考题:“有没有可能让自己没有评价的过一天?或者树立这样一个目标去力求体验。”这个问题我体会了一下,感觉我们的评价习惯是无处不在,时时发生的。尤其是作为权威者对非权威者沟通时,这种评价会出现的非常频繁,甚至感觉非常合理到天经地义。

比如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等。只要这样的上下隶属关系面对时,权威者会立刻切入到那种评价对方的状态中;

比如:你怎么这样做事呢,你是怎么想得?你怎么总是….或者还有很多委婉的方式:你知道翘二郎腿对一个人的颈椎是有害的,你知道染发是会对身体有害的……虽然像是在说一个事实,但心态上已经在评价的状态中了,对方其实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评价的磁场…..
课程可以看的时候,聊天功能会自动加载!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