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74期《放弃PK,回归内省——我们该做点什么》...

查看简介 >>
2023年10月10日
抱歉,购买后或成为VIP会员可以观看,如果您已购买或是VIP,请点击登录再观看!

购买课程 开通VIP会员

33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931390人气|30粉丝

详情

章节

聊天

问答

笔记

更多

博文简要

PK这件事情,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有知VS有知、有知VS无知、无知VS无知;【如果这其中有什么其他的类型,无非是无知的有点有知,或者有知的有点无知而已】。而这几种情况我们都能够看到,PK除了热闹外,价值真的很有限。而拒绝PK并不是让人们停止思考,而是引导人们别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过于热闹的追逐上。

本期话题

1.从我们自己参与PK的经历中,有过哪些感受,其中正向感受和负向感受的实质是什么?
2.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是否有过可以制造PK的情境,我们的目的实质是什么?
3.如何理解博文中提到的“PK除了热闹外,价值真的有限”?举例说明。
4.放下PK,我们该做点什么?
5.和本博文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或书籍推荐。

嘉宾发言精选摘录

1.结合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有没有PK的情况,那肯定是有的,最早是无意识的,后来慢慢从PK走向建设。
2.年轻的时候,当我跟别人去探讨自己的观点、想法或方案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pk。感觉自己是在说事,但其实有一大部分信息隐含在语言之下:我是对的,你们都得听我的,你只有按我的才更省力,虽然嘴上说话的话是方案,但表达的味道已经很明显了,就这样,在自己无知无觉的状态下,对方已经感受到非常的被压迫和被强制。
3.年轻时候,总觉得自己很对,自己在某一些事情的有限范围内的经验上,确实会比别人会更对一点,但对方就是不听。结果是,我一直不明白我哪里错了,然后跟张老师聊起,他说,你内里的那种期望,一种希望别人说你是OK的,而不给对方留有成就感,或者是让他去探索这件事情空间的机会的时候,对方就会反抗,而这个反抗也可能是他本身从小到大,面对父母不给玩具,不满足愿望的过程中养成的,而他在你这强烈地感受到了需要反抗的那个机缘,他就会不断的反抗。

最后与其说是他合不合适,或者你合不合适,不如说你也激活了对方的反抗,你本身也带有反抗,所以就从谈事最后纯粹的变成了PK,由事情转向了情绪。
4.所以回到主题,生活当中有很多无意识的PK,其实质是在证明自己。后来,当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事情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课程可以看的时候,聊天功能会自动加载!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