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84期《农夫与蛇的成长指导》

查看简介 >>
2023年11月16日
抱歉,购买后或成为VIP会员可以观看,如果您已购买或是VIP,请点击登录再观看!

购买课程 开通VIP会员

33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916874人气|30粉丝

详情

章节

聊天

问答

笔记

更多

博文简要

我故事梗概:冬日行路,一个农夫在路上遇到一盘冻僵的蛇,出于怜悯而把蛇放在怀中供暖。缓过来的蛇在醒来的时候先咬了农夫一口。
身外评事历来都讲蛇之不感恩。而对蛇来讲只是本能,他无知无觉,他并不是想伤害农夫,只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但需要思考的是,降身世间,从无知无觉成长起来的我们,却有太多受恩于世间之人、之物、之事的存在,而多数的他们行此恩时,如那农夫一样是出于本份,出于自然的行为着他们尽力能做的一切。
如果我们是蛇,受恩于此,则须警惕我们自己的本能,对曾经提示、帮助、恩益过我们的父母、家人、老师、同事、朋友,亦或社会大众,是否可以时时以感恩心而对待,并且对他们的提示能够以“无则加勉有则改之”的境地来对待,使得天下农夫都有心善待更多可待之生灵。

本期话题

1.【驻足于“看山不是山的阶段”,我们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意识与判别能力,如何不沉湎于此?】
2.【试想我们是那个成长起来的小蛇,我们有没有过去曾经对深爱自己的人有一些攻击、评价甚至恶语的情况?如今有哪些地方是需要修正与调整,才能够使自己因无知而继续造恶?】
3.【如果我们是农夫,因为一条蛇而放弃对其他更多物种可能的关爱,是聪明的,还是不聪明的选择?其间的道理作何理解更好?】

嘉宾发言精选摘录

1.博文中谈到农夫与蛇,这是一种隐喻,我先分享一个我处在蛇的状态的案例。我记得老师在辅导我时的一种情景。每次请教老师时,我喜欢详细描述我的困难,可老师总是会打断我不让我描述这些,说这是在强化、固化这些困难,而且也会预示这类事情还会发生。有的时候我能理解老师这种做法;但有的时候,我就想如果不说清楚当时的情况,老师怎么能针对我的问题给我解惑呢?所以当被老师提醒的时候,我就感觉不吐不快,像被他踢了一下的不舒服,被卡在某个地方。

最近,我突然意识到我这种习惯于描述问题的状态确实对处理问题没有任何用,这种方式只能固化已有的认识。我也突然意识到,我感觉被老师踢了一下的感觉,其实和老师的行为没有关系,而是和我自己当时的认知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无论老师采取的是温和的引导还是直接干预方式,实际上我自己的感受,但不是事实。

回到博文,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小蛇那样的角色。我们与外界互动时,实际上是以我们自己的那个理念来互动的,而且这个理念足够的固化,就像一个壳一样也足够的硬,当外界有力量来破除这个壳儿的时候,那我们感觉就是被踢了,被敲打了。当别人在提醒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感觉如果是对方很暴力的感觉时,实际上不是人家暴力,是我们自己那个壳太硬了,然后就感受到外部的力量很大。如果在那时候,我们对提示者升起一些反抗的心念时,那个力量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一个非常消耗的过程,既消耗对方又消耗自己。但如果那个时候。自己意识到了对方的善意,那可能这个消耗就会少很多。
2.然后,我们就聊聊这个博文后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看山不是山的这个过程”。在这里,我们把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再到后边看山是山这个过程,暂且定义成ABC三个状态。

A状态是完全固化物质的。也就是说,如果它是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已经有了结果的事情,或者这件事情已经不可回头了,无法挽回了,已经有了既定的事实。那它就是一个A状态。也是我们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的阶段。但如果说我们没有把已经既定的事实结果看成死的,不变的,而是流动的,变化的,它在各种因缘际会当中还会不断的流转变化。

这个时候,你就对一件事的认知既有了实的东西,也有了虚的东西,这个状态是B状态,也就是看山不是山的阶段。

到了C的状态,看山又是山的状态,我们把一件事用极端的状态去看,它是一个完全虚的状态,它可能现在没有继承的事实,但会随着各种缘,随着各种机会,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它在各种的流动变化中,实际没有完全实的东西。

总结来说,我们越把一些东西看成实的,那这个东西就容易固化下来,它就不容易变。它就容易变成壳,变成墙,变成各种硬的东西,我们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越不能看见它变化的契机与机缘。然而每一件事情都是不相同的,都是由因缘际会和合而生的,这个时候就没有固化的东西,如果我们能这样认知,那我们就越趋近于C的状态。

而我们明明知道固化某一个思维是不太好的,我们也知道不应该去固化它,也明白用流动状态去看每一件事是好的,但为什么我们还是有很多东西被固化下来,那是因为我们初步具备了一些意识和判断能力的时候,我们会沉湎于自己的那点知道,因为当我们有了一些意识,有了一些判断能力,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我们在其中得到了一些成功,成就感。因此我们会留恋这些东西,我们会把它急于的变成自己的经验。变成一种惯性,感觉这样做会给自己省下很多时间精力,感觉这样做会变得很省心。

然后呢,我们就从A状态里不断总结的经验,然后尽可能的应用到自己认为类似的事情上去。因为我们觉得这是很省心的一种做法。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他,貌似我们成长了,我们获得了经验,在某事上有了成熟的看法。然后我就说自己在这方面有了成绩等等。但如果用一个不乐观的视角来看,我们形成了路径,经验依赖,还固化了我们的经验。我们还以为这种经验可以应用到很多的事情上,但实际上有些事情看似类似,但实际里面的情况机缘都不一样,不可用经验直接覆盖的。因此老师在问题中提及的是:【驻足于“看山不是山的阶段”,我们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意识与判别能力,如何不沉湎于此?】
课程可以看的时候,聊天功能会自动加载!
笔记